第(1/3)頁
原是要分桌而食,既是家宴,明德帝就不讓講太多規矩。
明德帝坐首位,桌子一邊坐著岑鳶和時安夏,另一邊坐著二皇子蕭永和云蘭公主。
傳膳令一道一道傳下去,傳膳食的太監們即往東間而來。
今日菜有十二道,已經算是多的了。
其實按禮制,皇帝的菜式每餐一般應有九十九道,少說也要擺滿三四張大桌,一餐就要花費二三百兩銀子。
對明德帝這種一兩銀子也想掰成二兩用于民生的皇帝,哪能允許這般鋪張浪費。
明德帝上位后,直接把九十九道菜改成了九道菜,后來九道菜都嫌多,又改成了四道菜。
用他的話說,朕一個人能吃得了多少,別浪費了。有時候他這四道菜,還是跟齊公公分食的呢。
也正因為如此,有心人給明德帝下毒就方便了許多。
要知皇帝九十九道菜式的設定,其實并非擺譜講排場。主要是菜品一多,下毒就不方便。
且皇帝的胃口喜好也不能隨意外露,就像傳說明德帝喜歡吃肅州南瓜后,他就再也沒吃過南瓜。
皇宮用膳需得食不言,不過明德帝放話,家宴不必拘禮。
如此待試毒太監試完毒退出去后,明德帝先吃了一筷子驢肉,問,“永兒今年滿二十了吧?”
蕭永被點名,忙準備站起身回話。
明德帝制止他,“坐著回話。”
蕭永聽話地又坐了回去,“兒子上個月剛過了生辰滿二十。兒子慚愧,至今一事無成。”
相比起海晏駙馬十八歲任北宣部尚書,他這做皇子的,多少顯得無能了些。
其實大多數時候,他做事都留了好幾手,故意顯得不那么優秀。否則除了給母妃和妹妹招來不測,沒有任何好處。
明德帝想了想,“待列國離開后,朕賜你‘瑞王’封號,你帶著你妹妹和母親去封地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