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能量護盾-《黑科技,從每日簽到開始》
第(1/3)頁
1月12號,下午。
帝都,華夏科學院。
某間地下研究所。
寬敞的試驗場地中,佇立著一個高幾十米,直徑上百米的巨大圓形玻璃罩。
這個圓形玻璃罩,就像是一個白色瓷碗倒扣在地上,外面看不清里面,里面同樣也看不清外面。
“林先生,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的生態系統,已經檢查完畢,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問題?!?
控制室內,總負責人陸勛,面帶笑容的和眼前的青年匯報工作。
“嗯,那就準備啟動生態系統,我們進去看看效果?!?
林宇輕應了一聲,率先向著試驗場地中的巨型生態系統圈走去。
身后,趙域等人連忙跟上。
“正在啟動綜合艙室環境循環系統。”
“生態系統已啟動?!?
“人工太陽已激活。”
“正在實時監測空氣中的含氧量?!?
………
在陸勛的吩咐下,工程師們迅速操作起來。
一道道匯報聲不斷響起。
很快,林宇等人穿過玻璃門,進入了生態系統圈內部。
進來后。
林宇的第一感覺,就是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樣。
頭頂的天穹上,是一個小型化的人工太陽,散發著柔和的暖色光芒,給人帶來溫暖和舒適。
而在正前方的不遠處,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綠色植物。
它們在人工太陽的光芒照射下,努力的進行著光合作用,為整個生態系統貢獻著氧氣。
至于更遠的地方,則是被白色的墻壁擋住了。
很顯然,這整個生態系統圈被分割成了許多區域。
而林宇等人現在的區域,就是生態系統圈中,作為“生產者”植物的所在地。
“林先生,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是植物區,后面還有種植區、生活區、娛樂區、休息區、生物區等許多活動場所?!?
陸勛笑著解釋了一句后,繼續說道:“這里的植物,會在白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氧氣和食物?!?
“而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比如糞便、尿液,會經過系統化的處理,構成系統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同時,植物會通過根系吸收和葉片蒸騰作用,實現水的凈化,參與系統的水循環?!?
“而系統中的微生物,同樣也會對廢氣、廢水、動植物的非食用部分等等,進行降解和礦化處理,為植物提供養料,為動物提供部分食品,使廢物再生利用。”
“從而建立起一個由植物、動物、微生物、人以及一些必要的有機無機環境構成的,物質和能量不斷循環和更新的生態系統?!?
林宇點了點頭。
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的基本原理,他自然是知道的。
因為鸞鳥本身就是一個可以移動的巨型飛船。
所以想讓人類長期居住在太空中,就必須要有生態循環系統。
而現在,他在意的是,這個縮小的生態循環系統,會不會由于空氣含量不足,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導致崩潰。
這需要長期的觀察才能知道答案。
畢竟,關于生態循環系統的生物實驗,國際上有很多研究團隊都已經試過。
但毫無例外,他們都失敗了。
雖然林宇相信系統給出的東西不可能有問題。
不過,這綜合艙室環境循環技術,是以后人類遨游太空的生存之本。
一旦出了任何問題,那對于飛船上的人們而言,是致命的。
“林先生,后面的區域是種植區,您這邊請?!?
見林宇沒有說什么,陸勛右手虛引,笑容滿面的繼續帶路。
很快,在陸勛的帶領下,林宇等人進入了種植區。
這里的區域,和最開始的植物區差不多。
到處都是可食用的蔬菜,比如生菜、油麥菜、苦菊等等。
接下來,林宇又依次觀察了生活區、生物區、娛樂區等等區域。
在生物區中,林宇還看到了像雞、鴨、魚等生物。
不過,正是由于這些區域占地面積比較大,所以其他的生活區、娛樂區之類的范圍就比較小
再加上,其他的機械設備也需要占用空間,這就導致原本就小的生態系統圈更加的擁擠不堪。
根據人工智能的計算和分析,這座迷你的生態系統圈,最多只能支持六個人舒適的生活。
當然,如果擴大生活區和休息區的空間范圍的話,自然可以容納更多的人。
一個小時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青铜峡市|
九江县|
高雄市|
淮南市|
清远市|
台南市|
垦利县|
双桥区|
泸州市|
酒泉市|
苗栗市|
略阳县|
和田县|
且末县|
沙坪坝区|
黎平县|
子长县|
台州市|
钟祥市|
新建县|
伊金霍洛旗|
修水县|
涞水县|
玛沁县|
白玉县|
长岛县|
武强县|
天全县|
滨州市|
大厂|
额尔古纳市|
湘西|
高尔夫|
小金县|
隆尧县|
来宾市|
邹城市|
西吉县|
休宁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