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天一次的早朝會上,皇帝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文修易,問道:“文昌伯,你認真的?” 文修易跪在地上,恭敬的開口:“陛下,臣認真的,北境那樣苦寒之地,糧食的收成一向是最大的問題,臣承認,臣是擔心兒子了,但是臣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去北境看看,能不能有什么辦法能解決北境糧食的困境。” 朝堂之上靜的可怕。 皇帝看著文修易,再看了一眼自己那個傻弟弟,只見他眼底對文修易的敬佩都快要藏不住了。 過了一會,皇帝才開口道:“朕替北境的百姓,謝謝你。” 皇帝說不感動是假的,這么多年了,北境的環境有多苦他是知道的,那里的百姓勉強混個溫飽已經是老天爺賞飯吃了,更別提能過的多好。 可就是那樣一個地方,卻是朝廷不能放棄的地方,那里是國門。 在北境,一斤糧食能賣出天價,雖然朝廷一直在管控糧價,可依然有很多人每年都要挨餓。 若是文修易真的能解了北境的糧食困境,那對安南,對百姓,對他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老臣請命,陪同文昌伯前往北境,請陛下恩準。”永昌侯從幾個閑散侯爵中間走了出來,跪在了大殿之上,身形挺拔,神色肅穆。 他夏家鎮守北境多年,北境的百姓有多苦,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文昌伯今日在朝堂之上主動提及要去北境,看看能不能改善北境百姓糧食的困境。 不管他能不能成功,永昌侯就記文昌伯的這份情。 所以哪怕這么多年沒有在踏足北境,永昌侯還是決定親自走這一趟,送文昌伯去北境,順便,再看看兒子和孫子孫女。 永昌侯的出現,讓武將那邊為之動容,又有幾個武將站了出來,表示自己愿意護送文昌伯去北境。 皇帝看看他們,不知為何,眼睛竟有些酸澀。 他擺了擺手,看向永昌侯:“永昌侯,你年紀大了,護送文昌伯去北境的事朕定會安排好,你就別去了吧。” 若非年紀大了,又因為在戰場上落下隱疾,永昌侯也不會這么早就從戰場上退下來,回京當個閑散侯爺。 皇帝感念夏家的忠心,自然會厚待永昌侯。 只是永昌侯年歲大了,此去北境長途跋涉,就怕他身子受不住。 誰知永昌侯卻堅持道:“陛下,老臣沒事,懇請陛下允許老臣同去吧。”說完,便是重重的一個頭磕在了大殿上。 咚的一聲,讓人聞之一顫。 文修易低著頭,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小聲道:“夏老頭,你這是干啥?你這把年紀跟我去,萬一路上再有個什么事,我怕你那當將軍的兒子提刀給我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