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關晟睿咬咬牙,追了上去,就這么跟在大頭身邊嘰嘰喳喳,大頭也沒攆他走,就讓他這么跟著。 文修易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很忙了,云霧鎮當時雖然送了很多土豆和紅薯去京城和全國各地,但是他們也留了不少做種。 這個時候也到了要收成的時候,文修易和陳縣令每天忙的腳不沾地,早出晚歸,幾乎在各個村子之間來回跑。 雖為盛夏,但中間會有一段時間是雨季的高發期,為了不讓地里的土豆和紅薯爛在地里,就得搶在雨季來之前先收上來。 確定時間差不多了,文修易才下令各個生產隊開始收土豆和紅薯。 古桐村則是他親自帶隊,全村人一起出動,就連文老漢和羅氏都換上了平日里干活穿的衣服跟著下地,就連要參加考試的文進和樊子毅都必須停下學業下地干活。 村里學堂還因為這個放了三天收成假。 和其他地方不同,在古桐村,你不是讀了書你就高人一等了,所有人在古桐村都是一樣的,哪怕是學堂里的孩子。 學堂放三天假讓學生們回家跟著下地干活,就是為了讓他們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就連先生也會跟著下地干活。 清風書院的院長聽說了這件事,直接讓書院的學子們跟著來古桐村,跟著下地,跟著干活。 那幾天,田間不光有忙碌的身影,偶爾還能傳來朗朗讀書聲,竟是先生一邊干活一邊帶著孩子們讀有關糧食的詩詞。 一袋一袋的土豆和紅薯,不停的被大家搬到祠堂旁邊的倉庫,過稱,記錄。 陳縣令在旁邊牙幫子都要笑裂了。 “你說今年總該給我動一動了吧?”陳縣令和文修易小聲嘀咕。 去年文修易被招進京,他被留在了云霧鎮,當時說的是自己的大造化在后頭,所以他兢兢業業的又干了一年。 文修易手里翻著冊子,一下一下的看記錄,一邊回答:“不知道啊,就算要調動怎么也得年底了吧?” 陳縣令摸了摸自己那又長出來的胡子:“就是不知道會往哪調,不過嘛,我覺得調不調的,也無所謂了,在這挺好的。” 文修易翻冊子的手一頓,歪頭看他:“你不是一直夢想就是升官發財么?咋滴?看破紅塵了啊。” “倒也不是。”陳縣令背著手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去其他地方我還得拼政績,一不小心就容易誤入歧途,在這,這是瑤瑤的封地,我就是一輩子在這當個縣令也挺好。” 他是看開了,從前那些官場的爭強好斗什么的,在享受過了舒適圈之后,就不怎么想跳出去了。 而且可以說,云霧鎮的繁華可是他和老文一手打造起來的,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了,如今誰不說云霧鎮是個肥差啊。 自己養大的孩子徒手讓給旁人來撿現成的,他其實是不樂意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