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到這個,文修易倒是真的想起來一個人。 “你說,小孟咋樣?”文修易問道,孟文吏從一開始實行生產隊模式的時候就被分到了古桐村。 這就像是當年下鄉的干部,但是人家小孟那是真的干實事,跟著下地干活啥也沒耽誤,剛來的時候溫文爾雅的書生,現在,大褂草鞋,瞧著跟莊稼漢也差不離多少了。 文修易又道:“與其讓其他人來,咱們摸不清對方的脾性,不如提拔一個自己知根知底的,你覺得呢?而且這么多下鄉的干部里,我覺得就小孟干的最好了。” 也有可能是因為孟文吏就在古桐村,什么消息都是一手的,當然也不排除他這個人就是個肯為百姓干實事的人。 如今孟文吏一家幾口都在村子里安家了,雖然沒蓋房子,但是村長家房子多,就租了幾間給他們一家幾口住著。 孟文吏和媳婦,還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大的在學堂讀書,小的就讓村長夫人帶著,他自己媳婦也在羽絨服廠做事,也是個能干的,都被李氏提拔當了個小領導了,手底下也管著不少人。 陳縣令摩挲著下巴,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縣令這個職位,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大多數都是科舉之后那些沒什么關系的進士才會被分配到這些小地方當縣令,家里有點關系有點門路的都留在京城了。 像這種直接從縣衙里提拔文吏上來當縣令的先例也不是沒有。 若上頭真的沒什么安排的話,文修易說的這個還真的可行。 “咱們找瑤瑤商量商量?”陳縣令說道,現在這個地方做主可不光是朝廷了,郡主自己也是能做主的。 兩人說干就干,讓人去酒廠把文瑤給提溜了回來。 一進來兩人就聞到了文瑤身上的酒香。 陳縣令口水都要下來了。 “好久沒喝第一酒了,晚上給伯伯弄兩瓶帶回去啊。”陳縣令現在和文家人是一點都不客氣。 “好啊,一會您走的時候去找老秦,讓他給您打兩壺。”文瑤對自己人一向大方。 陳縣令嘿嘿直笑,那腮幫子都樂歪了,誰能知道,外面靠搶的第一酒,自己想喝的時候隨時都能來打,這滋味,別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