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虞安歌看著她驚慌失措的眼睛,認真道:“三公主,你若想活下去,就千萬不能讓涼國皇帝看出來,你還向著大殷,仇視涼國,便是裝,也要這么裝作心灰意冷,對大殷皇室很是痛恨的樣子。” 她倒不痛恨大殷皇室,但是痛恨圣上和崔太后,若非他們,哥哥也不會失蹤,母妃也不會被打入永安巷。 虞安歌又與她說了許多話,商樂靖光是記下來,都用了七八張宣紙。 看著那一字一句,都盛滿了商樂靖的茫然和惶恐,虞安歌嘆了口氣:“盡快背下來,這些莫要讓宮人看到。” 商樂靖鄭重點頭,把虞安歌當成了救命稻草。 商樂靖此時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想辦法活下去。 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外面宮人的催促下,虞安歌只能跟商樂靖告別。 商樂靖將這些宣紙塞到自己懷里,倚在門邊看虞安歌離開的背影,只覺心如刀割。 ------------------------------------- 十日之期很快到來,三公主和親那天,晴空萬里,冰雪漸消,盛京為皇太子掛滿的縞素已被撤下,轉而在官道兩旁掛滿燈籠紅綢。 不管百姓心里怎么想,不管這件事本身有多屈辱,百姓們都要裝作歡天喜地的樣子,恭送和親公主離京。 的確有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圍在官道旁邊,只為湊熱鬧,期盼著能一睹公主芳容。 大殷官兵開道,將熙熙攘攘的百姓隔絕在官道之外。 應蒼騎著馬,帶領涼使隊伍經過之后,三公主的儀仗便緊隨其后。 如今不該叫三公主了,為表對此次涼國和親的重視,圣上給三公主賜下封號“襄和”。 開道官兵手持鳳旗,分列左右護著鳳駕,相應的使臣、送嫁的宮女各八人,或提著蠟燭燈籠,或手持方、圓扇子,或捧著花盆器皿,不一而足。 鳳駕裝飾精美,襄和公主的身影在其中若隱若現,圍觀的百姓只能看到公主頭上的金冠珠寶不是閃爍著耀眼的金光。 鳳駕之后的車上裝滿了襄和公主的陪嫁,或許是襄和公主根據虞安歌所說的添妝請求有應,或許是圣上不想在和親禮儀上失了面子,總之,這次的陪嫁非常豐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