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她今天就要跟凌王去幽州,人一到幽州,她再想拿捏就難了。 必須將她留在長安城里,先把人抓到大理寺,慢慢審。等施姑姑回來,有新證,再將她處死! 皇后正信心滿滿地等著大理寺回話,結果陳家人倉皇找進宮,說召集全城都在傳。 皇后不想凌王去幽州,為自己的親侄子攬權,力舉陳星耀去幽州領兵。 皇后嗤笑:“哪里來的風言風語?本宮從未向皇上提及這話,星矅也不是領軍做戰的料,本宮送他去那苦寒之地做什么?” 陳家人這才放心了,就是嘛,別人不知道,皇后能不知道自家侄子的情況? 交待他辦一點小事都辦的不滿意,軍中掛個閑職而已,哪里是行軍打仗的料? 不過陳家人奇怪的是,為什么會傳出這樣的流言來? 皇后便將自己派大理寺去抓凌王妃的事說了,陳家人忙道:“凌王會不會為了此事,不去幽州?” 皇后冷笑:“你們以為這流言是凌王的手筆?哼,他為了重獲兵權,背地里做了那么多事。” “跟本宮裝癱裝病裝了整整三年,今日好不容易有機會去幽州領兵,他豈會為了一個女人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他肯定會獨自留凌王妃在長安,自己去幽州。凌家的男人,都是愛極了權勢,還能出個多情種子不成?” 就連太子,他看似對李林玉寵愛不已,不過是貪其美色而已,再有就是,李林玉是他從凌王手里搶來的。 單憑這點,他就視李林玉與旁人不同。可若李林玉跟他的東宮太子之位有了沖突,讓他二選一。 哼,皇后冷笑一聲,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太子絕對會立即放棄李林玉。 他們凌家的男人都是這樣!皇上又何償不是呢?本宮與他做了這么多年的夫妻,他可對本宮有一私情愛? 都是石頭,捂不熱的。 凌王妃本就是農女,對凌王沒有一點幫助,雖然她至今沒打探到,凌王為什么娶這個村姑。 但皇后可以肯定,凌王絕對不會為了她,跟自己翻臉!今日,凌王必會遠征幽州。 留下那個小村姑,任本宮拿捏! 皇后這般想著,不禁笑出聲來。小村姑一死,凌王就有了薄情寡性的名聲,以后哪個貴女敢嫁他? 她和陳家人信心滿滿地等著聽信,聽凌王出征,聽大理寺來報,凌王妃被抓進大牢…… 沒讓她等太久,先等來了皇上的第一道旨意,派內侍速去凌王府傳話,阻止大理寺的人抓那村姑。 皇后大怒,皇上這心偏的!她又不是誣告,有憑有據有人證,為何不能讓大理寺去查? 正要去問皇上,突然傳出第二道圣旨,是給陳家的,說是得皇后舉薦,令陳星矅今日去鎮守幽州。 陳家的人只覺晴天一個霹靂,看皇后的眼神都變了,這就是你的保證? 皇后和陳家人一起去見皇上,結果皇上拒而不見,說要去旁聽大理寺審案子,巫醫之案可是大案。 他不能不重視,但給陳星矅不少賞賜,說出征之事早已備妥,只是領軍人從凌王變成陳星曜。 并無多少影響,讓他今日必須出征,否則就是抗旨不遵! 還說陳星矅能有此榮舉,都是皇后舉薦之功,讓他感激皇后信任…… 皇后和陳家人的臉都白,陳老直接癱在宮中,拉著皇后道:“快,安排星曜稱病,絕對不能讓他去幽州!” 結果他們晚了一步,凌王早就派人將陳星矅誘騙到軍中,待陳府的人找去時,圣旨已經下達。 陳星矅莫名其妙,只覺極為荒謬。不是太子不能出東宮,派他代為送一送凌王嗎? 為何給他套上鎧甲?為何稱他為大將軍?為何圣旨讓他去鎮守幽州? 那等苦寒之地,塞外就是北疆強軍,他們這些紈绔子弟,去了就是送死啊! 陳星矅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大喊要見皇后,要見凌王。 他被人綁在馬上啟程時,他做了一件有生以來最丟臉的事,那就是嚇的大哭了起來。 而在這時,還不知道主將換人的百姓,帶著酒肉,自發來給凌王送行。 結果看到主將變成了在馬背上大哭的陳世子,再聽那士兵一遍遍地高喊: “皇后舉薦,北征主將由凌王換成陳將軍!” 百姓們先是大笑不止,這人是將軍?戲臺上唱戲演將軍的花旦,都比他像將軍! 接著則是失望和寒心,以及濃濃的擔憂。皇后黨的手已經伸這么長了嗎? 這天下到底是凌家天下,還是陳、盧天下? 這樣的主將守邊關,京城能安全嗎? 此事以及快的速度傳遍全京城,且越傳越夸張,說陳星矅在馬背上嚇尿了,又是哭又是喊。 有膽大之徒就陳星矅和太子這對表兄弟,一個當眾拉屎,一個當眾嚇尿的行為。 給兩人取了一個‘三字同頭黨’的污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