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臨走的時候,他送給我三個詞語。 這第一個詞語就是準備。 他說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得做好成功前的準備。 不管是知識準備還是身體素質方面的準備,或者是關系人脈的準備,都必須要做足。 第二個詞語是機會。 但凡能在歷史上有一番作為并名垂千古的人,都會遇到改變一生的機遇,有些甚至會主動創造機會尋找機會。 第三就是工具。 他說人能區別于其他的動物并統治這個世界,最大的原因就是人懂得使用工具。 而會使用工具和善于使用工具的人,又有著天差地別。 他說不管是人脈關系還是資產背景,或者是知識閱歷,哪怕自己的性格情緒,這些都是一個人可以使用的工具。 只要對自己所擁有的的工具有深刻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那這個人走向成功就是早晚的問題。 北京大爺送我的這三個詞,可以說貫穿了我整個人生。 雖然當時年紀還是輕,理解不夠透徹,但隨著我年齡越來越大,對這三個詞理解越來越深,我對北京大爺的佩服,也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 甚至我后來培養心腹和教導孩子的時候,也讓他們把這三個詞當座右銘。 不過這是后話,咱們以后再說。 話說我奶奶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后,因為病情好轉,她提早出院并回了家。 這天中午我正在家里看書,同村的寶柱突然來我家了。 他說他女兒相親對象來家里,人家就愛吃杏兒,我家院子里剛好有一棵杏樹,他想來摘一點杏兒給人家送去。 寶柱之前幫過我們家,我自然也念著人家這份情。 我笑著說:“叔,我這就上樹摘一些,等下給你送過去,你先回去忙吧?!? “行,等會去我家里拿個西瓜,你嬸嬸剛從娘家拿來的?!? 我也沒跟他客氣,說知道了。 寶柱回去后,我很快摘了一大塑料袋杏兒,然后送到了他家。 寶柱家的女兒叫張倩,長得算是中等偏上吧,跟熊安妮溫雅那種沒法比,但在村里那肯定是村花級別的。 她比我大個五六歲,在村里她這個年紀的女的早該找家了,但寶柱夫婦倆仗著女兒漂亮,一直想找個好親家,所以拖了很久。 今天看寶柱笑容滿面的,估計這次找的這個男的,兩口子很滿意。 我進了院子,寶柱一家正在樹下的陰涼地招待客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