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可又什么被人捏在手里的把柄? 他的家族如何,能力怎樣? 若是利用計謀,可否不戰(zhàn)而勝? 可以說,阿史那曜哪怕不在前線,哪怕沒有沖鋒陷陣,他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奮死血戰(zhàn)、傷亡無數(shù)和不費一兵一卒這兩個選擇擺在面前,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 而阿史那雄的麾下,有莽撞的武夫,有狡猾的狐貍,唯獨沒有蠢貨。 所以,靠著一份份飛鴿、鷂子等飛禽送來的密信,西洲軍勢如破竹,無往不利。 短短一兩個月,就從西洲殺到了京城。 這份輝煌的戰(zhàn)績里,就有阿史那曜的一大筆功勞。 其地位,也在快速提升。 “少將軍”阿史那旭感受到了壓力,甚至是有著強大的危機感。 就在阿史那旭心慌、不安,險些要出昏招的時候,阿史那曜自己闖了禍。 好大的膽子,好大的胃口,居然搶在大軍進城前將京城搬空。 雖然事后,那個便宜弟弟拼命解釋,而阿耶似乎也相信了。 但,阿史那旭知道,阿耶心里還是被埋了一根刺。 阿史那旭還知道,這是他的機會,他能夠扳倒阿史那曜,成為西洲軍唯一的繼承人。 所以,當阿史那雄帶兵去追擊元安皇帝的時候,阿史那旭主動請戰(zhàn),勇當先鋒。 阿史那旭的想法很簡單,抓住元安帝,立下赫赫戰(zhàn)功,自然就能把便宜弟弟給比下去了。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阿史那曜是個狼雷子,竟利用京城空虛,擁立沈繼當皇帝。 ……阿史那曜的敵人,變成了父親阿史那雄。 讓人靠著父親看重,才能成為所謂“少將軍”的阿史那旭,似乎差了一級。 他似乎不再有資格跟阿史那曜站在同一個校場進行較量。 阿史那旭憤怒、不甘,他想要掌控西洲軍,成為代替父親的梟雄的愿望,愈發(fā)強烈。 在這個時候,那些陽縣潰兵就帶來這么一個消息。 “沒錯,少將軍,那些權(quán)貴們都不看好元安帝。” “主要是他們不愿意去什么蜀京!” 京城多繁華啊。 他們在京城多年,也早就習(xí)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