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聲明中提到的“種種原因”,更是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各種猜測與流言四起。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次很少有權貴們指指點點,說很難聽的話。
原因是部分素來囂張跋扈的權貴們,如今自顧不暇。
有的正在接受刑部和大理寺的審查,有的生怕過往與皇太后一黨有來往引起皇帝的懷疑,還在等待東羽衛上門調查。
自己都生死難料,哪有心情吃瓜看笑話?
另一些人呢,早在上半年建安侯府各種出風頭時就討論過,說“換子風波”最終不會無聲平息,哪個主母能忍受姨娘把自己兒子換了十幾年?
更何況,這家還牽扯到姨娘偷主母的女兒拿去賣了。
換作是性格剛烈的,恐怕當場就要翻臉。尤其像唐楚君這種身份顯赫的貴女,憑什么要忍受無端的痛苦和屈辱?
當然,大多數男人認為,又不是時成軒干的,沒必要大呼小叫,要死要活。
可女人們不這么想,尤其是做了主母的人,更是痛恨男人站著說話不腰疼。
任何內宅之事,其實只要男人們稍稍上點心,就不至于頻繁出現寵妾滅妻之事。
一個姨娘竟然翻出這么大的水花來,只能說明這家禮儀綱常混亂。
總之這一次,出乎意料的,大家對唐楚君十分寬容,一邊倒的支持她。
當然,這里頭還有明德帝一力護小胖子心頭寶的手筆。
他思索再三,先是把禮部尚書彭大人叫去敲打了一番,話里話外讓他教導妻子在外說話要有正確導向性。
爾后又邀請彭大人坐下飲茶,少見地推心置腹,“時云起要不是因為丁憂,恐怕金榜排行還得重新調一調。”
言下之意,只要時云起參與殿試,那定是狀元無疑。總之就是丁憂得不是時候。
這看似云淡風輕在說時云起,那能是單純說時云起的事兒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