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她和馬立揚最艱難的日子,也從沒找秦家伸手要過一文錢。
她沒有嫁妝,沒有嫁妝就沒有底氣。她感念馬立揚曾說,“你就是最好的嫁妝。”
為了這句話,她發誓要為這個男人活一輩子。事實證明,誓言就是年少無知時腦子進的水,日子久了,就變成眼淚從眼睛里流出來。
馬家原先就窮,家里還有兄弟姐妹需要拉拔。馬立揚早年的俸祿多用于供養父母供養兄弟姐妹,銀子到她手里時就不剩幾個了,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馬立揚也算爭氣,一步一步向上走,憑著顯赫的軍功,成了淮安將軍。
俸祿高了些,賞賜多了些,可誰家日子誰知道,淮安將軍府竟然還是過得無比清貧。
原因有兩個,一是馬家伸手要銀子的親戚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多。馬夫人那婆婆也是很有意思,張嘴就炫耀,“我兒是將軍,權利大著呢!什么都能解決。”
什么都能解決,親戚不拿你當搖錢樹當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反正沒事就搖一搖,總能掉幾個子兒。
二是馬大將軍收養的傷兵,和需要供養的傷兵家屬也越來越多。
缺胳膊斷腿兒的,半身癱瘓的,不計其數。這都不算什么,還有死傷士兵的家屬,娘老子呀,孤兒寡母呀,等等等等。
大家都管馬大將軍叫活菩薩,有求必應嘛。
說實話,馬夫人這些年過得很累。人累,心也累。
她但凡有點怨言,馬大將軍就問,供養父母是盡孝,難道不應該嗎?
她敢說不應該?一個孝字壓下來,她能怎么辦?
可盡孝,也不用供養七大姑八大姨吧?家里的兄弟姐妹是沒手沒腳嗎?這個伸手那個也伸手。
馬立揚其實是家里的長子。其所謂家里的兄弟姐妹,包括了堂兄弟姐妹,也包括了表兄弟姐妹。
簡直就是灑向人間都是愛。
馬大將軍說,“我們馬家以前窮的時候,也是靠著你嘴里的這些七大姑八大姨接濟,才有我馬立揚的今天。能幫一把,就是一把,人不能忘本。”
一句“人不能忘本”,把馬夫人堵得啞口無言。
還有那些傷兵,馬大將軍更是大包大攬,曾揚言,“有我馬立揚一口吃的,就有你們一口吃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