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美妙,無以倫比。 唐楚君說,他是第一個讀她詩作的人。 明德帝回復,君非池中物,落筆若生花。 唐楚君誓要以筆寫盡北翼秀美河山。 明德帝誓與君踏遍萬水千山,共賞世間繁華。 她笑顏如花,以越來越美好的姿態等待花開。 他正朝她奮力疾行,日夜不休。 明德帝不止讀詩,還改詩。 改字,改句,然后告訴她,最好的詩作是言之有物。 從此,楚笙先生寫出來的詩便言之有物,不止是單單抒發情緒。 她寫江城,會寫江城的桂花,寫噴薄著桂花香的茶和酒,以及喝著茶和酒的人。 她寫滄圖河,會寫兩岸的垂柳,寫漁民的豐收喜悅。 她寫維那部落,會寫部落百姓的草木皆兵,如同驚弓之鳥;也會寫在部落首領那里得到的禮遇,以及部落里某些人的陽奉陰違。 北翼山河在楚笙先生筆下緩緩鋪開,或波瀾壯闊,或山川秀麗。 她以筆為舟,泛游于北翼山河之間。時而輕描淡寫,勾勒出一幅幅寧靜致遠的田園風光;時而濃墨重彩,展現江河奔騰、峭壁聳立的壯觀景象。 無論文壇巨匠們承認不承認,楚笙先生都在引導著眾人走出自己那一方有限的天地。 這是明德帝早前就預料到的,楚笙先生必掀起一場文壇風波。 這是北翼文明的一大進步。 正如北翼此前迎戰列國,掀起了一場各國重新站位洗牌的新格局。 在今年年初時,各國曾開了一場諸國會盟。北翼國是以陸桑榆為代表的使團前往。 在會盟上,宛國宣布二皇子失蹤,要求各國出動兵力幫忙找人。 宛國使臣依然傲慢,逼著各國表態,讓愿意幫忙找人的國家站起來。 當時幾乎到場的諸國代表都站起來了,無非是找人嘛,找不找得到另說。 宛國其實也只是要一個態度。畢竟,當日死在北翼的,是不是二皇子,他們皇上難道不清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