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康靖良父子倆初時被嚇到,老實了半年。可過手那么多救災銀不是自己的,對于他們這種人來說,簡直無法入眠。
日子久了,似乎覺得那個“當斬”也就是公主的口頭禪,于是將魔爪伸向了救災銀。
他們做得隱秘,監察官費了許多勁才查到實質證據。就算公主離開了幽州,康靖良父子一樣會被送往京城行刑。
時安夏就因為等了康塵硯幾日,竟還等來了康家的罪證。正好,一并收拾清理了。
只是她沒想到,自己在這節骨眼上,還碰巧給康塵硯撐了個腰。
袁氏此刻癱軟在地,只覺驚雷一個個砸她腦門上。
她一個婦道人家,在后宅作威作福,卻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聽著監察官羅列康靖良二人種種罪狀,尤其聽到那句“無論數額多少,當斬”,當場就嚇暈了過去。
康家的喜悅蕩然無存。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觀念是刻在骨子里的,甚至還有連坐的恐懼。
明德帝廢除株連制盡管已寫進了律法,但謀反除外,且推行到地方上還需要很長時日。
加之大家族里有人犯事,或多或少都會牽扯出一大串人,例如應家便是如此。
京城應家參與謀反,幾乎被鏟了個干凈,就連宮里那位娘娘也沒能幸免。
然后就是崎州洪縣的應家,在當地只手遮天,搞得天怒人怨。
這些家族除了特別小的孩子,包括婦人都沒幾個是干凈的。是以朝廷派下去的官員查完,處理的就是從上到下一大群人。
不明真相的百姓,則認為株連制實則依然存在。此時的康家也是這么認為,個個臉色發白,顫顫巍巍,甚至還有人哭出聲來。
康祖之卻是知道,株連是不可能株連的,尤其剛才海晏公主才給了賞賜。
他活了幾十年,什么心眼子沒見過,知海晏公主是在透露一個信息,該賞不會吝嗇,該罰不會手軟。
但那到底是他的長子長孫,怎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斬首?康祖之這時竟想起一個同僚說起過京中一件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