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安雪高興壞了,摸了摸夜寶兒,“夜寶寶,你是吉祥物呢。”
夜寶兒仿佛是聽懂了,嚎了一嗓子,汪聲傳遠了去。其他犬只隨后跟上,汪聲混在鑼鼓聲中,熱鬧而喜慶。
又步行了一截,時安雪霸氣指揮著夜寶兒,“快上馬車,你傷沒好全呢。”
夜寶兒聽指揮,竄上馬車。其余犬只瞬時也都上了馬車。
行至十里亭,十八個漢子抬著萬民傘踏塵而來,金漆傘骨在朝陽下灼灼生輝,垂下的流蘇是用百家衣的布條編成。
傘面綴滿密密麻麻的紅指印,風一吹,像極河堤上插滿的萬盞祈福燈。
后面跟著長安寺僧人,手持鎏金銅磬,梵音如潮水般漫過十里長亭。
為首的大師手持九環錫杖,杖頭懸著的銅鈴與檐角風鐸相和。
時安夏忙領著眾人掀簾而下,素手合十。
少女領頭站在霞光中,寶相莊嚴,端方溫婉,明亮的瞳孔里映著初升的朝陽。
她今日未著華服,只一襲月白襦裙,裙角繡著淡青蓮紋,隨風輕揚時,恍若觀音座下玉女臨凡。
遠處鐘樓忽有白鴿驚起,掠過公主頭頂,落下一片潔白翎羽。
“公主殿下請看。”大師指向傘面,陽光透過紅指印,在地上投出斑駁光影。
那些光影竟漸漸凝聚,化作一朵巨大的蓮花形狀。蓮花中心,隱約可見“慈悲”二字。
時安夏瞳孔巨震。
她震驚的不是大師精心設計的蓮花光影,而是“慈悲”二字。
和書字體,慈悲二字的最后一筆因心中悲滄而落筆悲壯。
那分明是惠正皇太后在御駕親征的前一夜,執筆在御案臺上寫下。
前世今生,亦如幻境。
時安夏原本平靜的瞳孔里,波瀾乍起,口干舌燥,“敢問大師,這‘慈悲’二字是何人所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