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嘆羅玉恒大將軍一生征戰(zhàn)沙場,保家衛(wèi)國,最后落得如此悲慘下場。 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太皇太后在排除異己。 盡管如此,當朝言官有三分之一的人上折疾呼,此案疑點重重,要求重審。 其中一位仗義敢言的臣子,一頭撞在朝堂的柱子上,血濺金鑾殿,求皇上重審。 然而榮光帝一錘定音,“證據(jù)確鑿,無須再審!若再上折子要求重審者,同罪處理。” 那一案之后,北翼朝堂三分之一的官員請辭回鄉(xiāng),遠離京城。 那位仗義敢言的臣子在羅大將軍人頭落地后,一口血吐完,也離開了人世。離世時,手里還握著一份請求重審的奏折。 那奏折被他手抓得太緊,根本取不出來,后來是直接帶進了棺木。 時安夏也是因為不忍一代忠良,含恨冤死,向榮光帝提出重重疑點,然后被打入冷宮。 那是她第一次被打入冷宮。 所有事歷歷在目。 如今觀音像竟然在建安侯府出現(xiàn)。吉慶皇太后也太看得起她了! 為了逼她當吉祥物,幾手準備,無所不用其極。若是她不從,恐怕最后就是和羅大將軍一樣的下場。 得不到,就毀掉。這是皇太后一貫的手段。 只有時成軒這蠢貨才會認為,“夏兒,你看,觀音像是皇太后賞賜的信物。” 時安夏小心將觀音像放入箱子里,“這是吉慶皇太后的催命符。” 時成軒訕訕的,“東西應(yīng)該是好東西。” “自然是好東西。”時安夏冷笑,“我一直以為時安柔只是給你畫餅,弄了半天還準備送你早日上路。” 時成軒聞言,又變了鵪鶉,低著腦袋,“安柔那日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公主府,她說皇太后有安排……” 他那日偷偷摸摸一大早就從側(cè)門跑出府去,參加公主府賞花宴。 正是因為時安柔說,皇太后叫他一定要去公主府幫忙宴請賓客,和李氏幾兄弟喝酒聊天,增進一下感情。 還說,皇太后日后會想辦法把他調(diào)到李長影身邊做事,仕途一片光明。 他想著,李長影是皇太后的親侄兒。要是能跟著李長影,那就等于一步登天啊。 但他萬萬沒想到,公主府剎那間傾覆,皇太后也被軟禁西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