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時有兩幅畫入了虞陽長公主的眼,一副是白印居士的《壽豐華年》,一副是清音大家的《蘭芝圖》。 最后,虞陽長公主選了《壽豐華年》。還笑著對人說,喜鵲立于桃枝,全畫不見壽桃,卻處處顯長壽喜悅,更寓意著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又說白印居士的花鳥畫,早已超脫了一般閨閣畫家以花卉描繪小情小調的境界。 雖然虞陽長公主句句不提《蘭芝圖》,可李清慧就覺得虞陽長公主句句都在貶低《蘭芝圖》。因為她就是人們口中的清音大家。 她分明已有很高的成就,可虞陽長公主卻瞧不起她。 既是這樣,她就給虞陽長公主送份大禮。 李清慧約見了嬋玉公主,給她遞了點子。每個細節,她都交代得十分清楚。 嬋玉公主大喜,將計劃報給了皇太后。 皇太后讓嬋玉公主來問,她要的是什么? 李清慧道,“我要進宮為妃。” 在李清慧授意下,嬋玉公主表現得十分嫉妒,處處追查祝凌修的心上人。 終于祝凌修求到了明德帝跟前。 明德帝允了,李清慧如愿以償進了他的后宮。 虞陽長公主一家,死的死,傷的傷。這就是看不起她李清慧的下場。 后來,明德帝始終不碰她。 李清慧覺得,祝凌修只要活著,明德帝就會一直把她當作是祝凌修未過門的妻子。 她偷偷給嬋玉公主遞了信,讓她將祝凌修做成假死。 誰知祝凌修“死后”,明德帝還是不肯愛她。 終于,明德帝死了。不知道是誰毒殺了這個無情男人。 李清慧懷疑是皇太后,又懷疑是云蘭公主等等。 不過她已經不關心了,反正明德帝活著的時候也不愛她,還是死了的好。 明德帝死前交代,無需任何嬪妃陪葬。 她偏不如他意。 若生前不能同衾,那便死后同穴吧……等等,為什么時安夏剛才跟她說過同樣的話? 李清慧在這個世間的最后一眼,便是看到那個眉目如畫的小姑娘朝她彎唇一笑。 那笑里,含著無盡的嘲弄和鄙夷。 那是一個上位者居高臨下的目光! 李清慧已不能思考,魂魄抽離肉體,仿佛看到了殉葬的自己。 她的前世今生,原來都只喜歡那一個人…… 李清慧死了。 明德帝連夜令大理寺和東羽衛聯合查案,且傳了李清慧的父母進宮,讓他們參與徹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