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姑母! 這稱呼一出來,全場呼吸都是一窒,包括肖長樂在內。 他也不知道母親的客人竟然會是夏兒的姑母,這簡直太巧了點。 時婉晴母女和王氏是在一個廟里上香的時候認識的。 肖長樂中了狀元,王氏去上香還愿。 至于時婉晴母女如何會在廟里巧遇王氏,繼而與王氏交好,自然是因為守株待兔啊。 時婉晴母女自從被時安夏趕出侯府,就一直留在京城。一方面是尋找兒子的下落,另一方面就是為女兒議親。 她幾乎把進士榜前五十名的身份背景都打探了個遍,最后將目光放在了狀元郎身上。 之所以敢肖想狀元郎,是有原因的。 若說前朝學子家里有人參與舞弊案,定會影響到考試的學子。可明德帝愛才啊,不止不禁止犯案者的兒子繼續考試,還欽定其為狀元郎。 是以這屆狀元郎,對大多數勛貴世家來說,已經不太香了。 原因之一自然是狀元郎家里有人坐牢流放,從家世上就大打折扣。 原因之二嘛,這狀元郎也不知腦子是不是少根筋,他自請調離京城,去了濟州任知府。 天遠地遠的,誰樂意把女兒嫁給他啊。 是以狀元郎肖長樂就這么涼下來,可把王氏給急壞了。 王氏還愿的時候,就順帶求了菩薩保佑她兒姻緣順遂。 這不就來了嘛? 時婉晴盯上了肖長樂。自家兒子不爭氣搞不到一個狀元,弄個狀元郎女婿回來也是不錯的。 時婉晴本來遲早也要回匯州去,女兒嫁不嫁在京城,真的不重要。 最重要的一點是,早前發生那事,女兒清白被毀,雖然侯府沒傳出半點閑話,但終究京城不安全。 若是去濟州,反而好些。 基于一大堆的算計,時婉晴母女倆在看見王氏出門進廟上香,自是跟著去了。 時婉晴還有感而發,在菩薩面前差點哭斷氣,說她兒子頂不住科舉壓力,竟然離家出走了。 兒呀,母親再不逼你了! 兒呀,你斗試排名第三,多好的成績啊,怎的那么想不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