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安夏也想讓王氏以后多多反省,便是連句安慰的話都沒有。 她繼續發問,“長樂哥哥,若是她在濟州,三天兩頭跑你府上來套近乎,你又當如何?” 肖長樂:“!!!” 總覺得“套近乎”這三個字是妹妹美化過的,恐怕事實遠比這幾個字來得可怕。 他一介書生,腦子里全是治國之道,圣賢之說,禮義廉恥,哪懂得后宅這些彎彎繞繞。 就,感覺這屆題目超出了知識范圍。 看來他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求賜教。 王氏更是呆若木雞,這會子連“不會吧”都說不出來了。因為她知道,有的人真的做得出來把別人名聲搞臭的事。 只有唐楚君一聽這話,瞬間眼里閃了光,“夏兒,你別賣關子總問你長樂哥哥又當如何,他一個書呆子能如何?” 王氏可算找到知音了,看唐楚君的目光親近不少。只覺這姐妹長得好看,性子又好,哪哪都好。 她也著急地點著頭,“對對對,你長樂哥哥這書呆子要真遇上這種事,怕是束手無策。” 時安夏好愁啊,人生的路,都得靠自己走。 她幫得了一回,還能幫得了一輩子嗎? 她耐心引導著肖長樂,“長樂哥哥,你好好想想我剛剛的假設,你應該如何未雨綢繆?” 肖長樂這一瞬間有點像回到了國公府族學,被先生點名抽起來默書或者回答問題。 那會子他多自信啊。隨便一個時事,他都能結合當前環境長篇大論一番。 可現在這,倒真是難倒了他這個狀元郎,“那,那找人,找人攔著她不許她去濟州?” “如何攔?”時安夏追問。 是啊,如何攔?總不能天天找人守著京城的城門口吧?肖長樂愁啊。 他眼巴巴地看著時安夏,從對方眼里看到了鼓勵。 那是“先生”獨有的諄諄教誨的眼神。 他以前在國公府族學里,就經常從先生的眼里看到這種眼神。 那是期待和鼓勵:你行,你一定行的! 肖長樂猛的一激靈,站直身體,“或許,我應該在離京之前就解決掉這個麻煩。” 時安夏溫溫笑道,“長樂哥哥說得對。至于如何解決……” “那就要看她出什么招了。”肖長樂忽然想起時安夏做過的很多件事。 算起來,她所做之事,總結起來都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