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青峰站在彭城的大街上。 這里是彭城的市中心。 周圍有一些高聳的寫字樓。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寫字樓里燈光依舊,從大樓里走出來的人,一個個西裝革履。 他們是這個年代,所有人心目中的成功人士。 哪怕是幾十年之后讓人羨慕的公務員群體都沒法和這個群體相比。 這些人代表了什么? 現在的主流浪潮是下海,很多公務員都會辭掉自己的工作,打算去商場搏一把。 幾十年之后有人成功了,有人失敗了,有的人甚至混成了保安。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揚名立萬成為商業大亨的。 但是這個時代,賦予了人們這樣的想象。 八十年代,當時所有人都擠破腦袋想要回城,想要在城里謀求一份城里人的工作。 可偏偏那個時候,那些剛剛從監獄里出來,根本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嘗試著做個體戶,賺到了第一桶金。 因為有了八十年代的先例,再加上這幾年對于經濟開放的政策越來越鼓勵,所以很多人都看不起鐵飯碗的工作了。 陳青峰在這里想著,一個對公務員這個群體都無比有吸引力的職業,那么對于一個車間女工來說,又會意味著什么? 從現場回來之后,陳青峰就一直在意尸體上那一抹紅色。 那一道口紅,雖然按照法醫的說法,因為染料廉價,所以顏色的保持比較持久,甚至有點像油漆一樣,不容易洗掉。 可是,這代表的卻是一個女孩對于更高階層更美好的未來的向往。 陳青峰斷定,女孩要找的工作,絕對不是從一個工廠跳到另一個工廠,而是在市中心這邊,只有像寫字樓這里的工作,才有可能對一個女孩帶來這樣大的誘惑。 以至于她完全忽視了,以她自身的條件能否適應這里的工作? 當一個人滿心歡喜放松警惕的時候,也就是她最脆弱最容易上當受騙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