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警官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測試的內容,然后讓大家開始了測試。
一開始是常規的自評量表題目,大家都興致缺缺地點擊,那個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正確”的答案。
后來出現了一些圖片和無意義詞匯。
有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怎么跟以前的心理測試不一樣啊?這些圖片和詞組在測試我們什么?”
“我們只需要按F和J鍵就行嗎?按錯了會怎么樣啊?不會剛入職就辭退我吧?”
“這是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內隱聯想測試)的變式,測試我們的認知傾向的。”
沐眠很友善地給那些人科普:“它是以神經網絡模型為基礎的。該模型認為信息被儲存在一系列按照語義關系,分層組織起來的神經聯系的結點上,因而可以通過測量兩概念在此類神經聯系上的距離來測量這兩者的聯系……”
坐在她旁邊的幾個人都用奇怪的目光看著她。
沐眠停止了自己的科普。
社交指南上說,不能強行給別人科普知識,哪怕那些人特別缺乏“常識”。
其中一個人問道:“具體測哪方面?”
“我們是否有暴力傾向;對世界的看法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性取向……諸如此類,這種心理范式是用來測試我們潛意識的認知傾向,所以不會讓我們輕易察覺到測試目的。”
“那這種測試完全沒辦法作假嗎?”
沐眠愣了一下,然后小聲道:“測試的真正指標是反應時的差值,一般人沒辦法在幾秒內察覺測試目的并選擇不符合自己認知的答案,這對于大腦的運轉能力要求很高的。”
“……”完全聽不懂!
越做到后面,大家越專注,因為完全不知道這些題目是在測試什么。
沐眠也越發專注,但當她看到那一連串的社交常識問題時,她還是分心思考了一個問題:
這個心理測試不會是專門為她設計的吧?
可是為什么要測試她呢?她明明表現得很正常!
——
測試一結束,心理測試系統的后臺就出現了沐眠的測試結果。
“她的測試結果合格嗎?”方睿看著一堆數據,覺得頭疼,“用通俗的話給我解釋,不要說理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