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無門!-《隨身帶著一扇門》
第(3/3)頁
習武!
二者在毅力這方面極其相似。
想要學有所成,大多都要花費十幾二十年的苦功。
“二十年。”
“我若從現在學起,那時候28歲,還很年輕。”
曹信不畏難。
他往后錢銀不缺,有大把的時間。
閑著也是閑著。
習武之余,學醫修身養性,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倒也不錯。
“既然一時間尋不到去處,我大可買來醫書先看著。”
曹信是行動派。
第二天就托大哥去書鋪買醫書——
《藥性賦》《中藥四百味》《瀕湖脈訣》《湯頭歌訣》《雷公炮炙論》。
《黃帝內經素問》、《黃帝內經靈樞》、《醫學三字經》、《傷寒論序》、《大醫精誠》、《攝生格言》。
這些書籍涉及到醫德、醫史、醫理、診法、中藥、針灸、養生等諸多方面,基本涵蓋了學醫入門所必須了解的常識和原理原則。
曹仁去四處打聽的書單,將這些書籍能搜羅到的,陸陸續續一冊冊買回來。
慢慢添置。
得益于活字印刷術在本朝的盛行,大梁的書籍相較于前朝,價格大為削減,再進一步,就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哪怕仍是不菲,但曹信每日通過徐大志賣給孫家酒樓百余斤鮮魚,每天能掙兩千文。
買書這點錢不算什么。
于是。
往后時日。
曹信每天抽出時間在原始仙界養雞、捉魚、蓋房,再除去跟著大哥早晚送魚、采買糧食、家用家當的時間,每天還要余下至少三個小時閱讀醫書。
先通讀,再理解,后背誦。
曹信拿出高考沖刺的勁頭,徜徉在醫學書籍的海洋中。
直到這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