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律·詠懷石蘭》
(平水韻下平十二侵)
向陽嘉木正森沉,盡日啼禽自在吟。
邈渺空山生岸芷,琤琮流水響天音。
瑤花已共云霞艷,玉蘚猶憐歲月深。
遺世芳菲千古似,不辭搖曳立瓊林。
注解:
森沉:謂林木繁茂幽深。
?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修竹葳蕤以翳薈,灌木森沈以蒙茂。”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黑松林》:“壇外古松萬株,森沈蔽日。”
?清王時翔《綠意?新綠風雨庵分賦》:“嫩葉柔柯,漸覺森沉,裝點更饒幽景。”
邈渺:渺茫貌。?????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邈渺綿綿,乃反復乎大道之所存。”
琤琮:象聲詞。
?宋范成大《歲旱邑人禱第五羅漢得雨》詩:“海山之湫龍所宮,濺瀑下赴聲琤琮。”
?清陳維崧《采桑子?為汪蛟門舍人題畫冊十二幀》詞:“戛觸疏筠,斷續停勻,幾陣琤琮似有人。”
釋義:
向陽而生的樹木正繁茂幽深,四周有著啼鳥正歡樂吟叫著。在這縹緲而美好的山川之中生長著幽幽的蘭花,旁邊有流水玲瓏作響,如天上的音樂。蘭花開放的花朵如云霞般艷麗,石上的苔蘚見證著一段悠久的歲月。遺世獨立的幽蘭,千秋以來皆如此,搖曳在無人的瓊林仙境之中。
第一百四十章
《七律·云舞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