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子皓還在繼續背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我打斷他說:“別再背了!我想起來了。”
林子皓笑著說:“后面的我也背不了。”
“別說這些沒用的了!故事背景到底是什么?難道是這首詩?”
“不是,我是在給你科普古蜀國嘛。《蜀道難》這首詩就是引用了古蜀國的典故。在以前古蜀國一直只是一個傳說,只有少數的歷史典籍提到過它。而三星堆遺址及文物的發現,才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才有力地證明了四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傳統上認為在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等觀念。但是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證明,它應是中國商周時期前后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它的文化雖然具有獨特性,但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淵源。”
“三星堆是古蜀國的遺址?”
“嗯,可是到現在,人們都還沒有破譯三星堆文明的秘密,也無法準確了解古蜀國的歷史。”
三星堆是古蜀國的遺址,而且那么有名,雖然之前我并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但是都略有耳聞。但是作為古蜀國后人的鄒鑫卻沒有提到過關于三星堆的事情,那也太奇怪了。他一定還有什么沒有告訴我,或者正如孟應九說的那樣,他講的故事很有問題,所以他才會這么著急的玩失蹤。
我問道:“為什么沒有破譯呢?既然找到了遺址,你們考古的肯定有專業破解的方法啊?”而且找到了像鄒鑫這樣隱藏的家族,也可以知道很多啊!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沒有文字,只有一些字符,于是專家們把這些符號命名為巴蜀戈文,而巴蜀戈文是屬于未被破譯的古文字之一。而且不僅僅是文字我們無法破譯,就是一些出土的文物本身,考古學界以前也根本沒有見過,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來。”
林子皓喝了口咖啡繼續說道:“可是后來有學者發現古彝文竟然可以解讀這些巴蜀戈文,他們對照著古彝文破解了一些字符。”
“那不是就破譯了嗎?”
林子皓搖搖頭說:“破解的那些字符并沒有講什么實質性的重要信息,大家還是無法真正了解三星堆的意義。古蜀國在它自己最繁榮時期突然消失,再次出現的時候卻已經是兩千多年后的戰國時期,最后被秦國所滅。誰也不知道在它消失的期間里,它經歷了什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三星堆文化與彝族文化有很多相似性,如果能夠找到相關印證將是一個突破。而我現在發現古棺就是一個突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