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家人長久以來居住在海邊,他們的生存技能也逐漸傳承為打漁、采珠、撈貨等靠海吃海的本事,便也依舊住在海邊,只是不再阻礙后輩去其他地方發展,這條祖訓也被當作故事一代一代傳下來。
林董和妻子及兩個兒子一家四口便住在嶺南海邊,靠采珠為生。1988年初,林董的大兒子林清康迎娶隔壁村酒館家的小女兒吳美娟當媳婦。
成婚后,林家男人繼續采珠,吳美娟和婆婆謝儀安一起照顧家里。
林家男人世代采珠,海里的功夫技藝在當地是最好的,且只采價值高昂的合浦珠,故而家底豐厚,且一次成功便可以休息很久,生活很是愜意。
一年后,1989年新年伊始,吳美娟懷孕,一家人都高興壞了,忙起祭臺告慰祖宗,為了陪伴懷孕的妻子,林清康便沒有再下海,都是由父親林董和弟弟林清健偶爾看準天氣下海采珠。
林清康帶著妻子吳美娟到海邊散步,給講述采珠的故事。
早些年代,一直用是最原始的采珠方法,采珠人用長繩縛住腰,攜帶竹籃深潛到海底,采到珠蚌便放進竹籃里,隨即搖動繩子,海面上的人就把迅速拉動長繩,將采珠人和竹籃迅速拉上水面。
好在現在條件好了,有專業的潛水服和氧氣瓶等,潛水的危險已經少了許多,只是依然需要警惕鯊魚、大海龜,還有鮫人的攻擊。
吳美娟聽罷不由擔憂,林清康坦然地安慰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御寇》有言: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看著萬里無云天氣晴朗,用鐵撥撥蚌滿網,但往往這樣采得的都是凡珠,值不了幾個錢。”
吳美娟說:“我們如今也不缺錢,還是平平安安的最好,我不祈求大富大貴,只要一家人都好好地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生活了。待孩子出生后,我們換個安全些的營生吧。”
林清康極為寵愛老婆,自然是答應下來。林董也是開明的人,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他都欣然應允。
平靜的日子漸漸到中秋節前,吳美娟的肚子也大起來,她時常做同一個夢,夢見海里游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叫自己媽媽。因此,她覺得自己一定懷的是個女兒,海的女兒。
小兩口商量著給肚子里孩子取名:敏。希望她能聰慧敏捷,永遠自由自在。
轉折就發生在那段時間,突然之間,林董的老婆謝儀安患上古怪的急癥,身上很快長滿像貝殼上密密麻麻的藤壺一樣的東西,雖然不痛不癢,但是簡直不能見人,也不敢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