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聽到全冠清購買易經和伏羲六十四卦時,文士不禁啞然失笑。
這等書籍即便是飽學之士也輕易不會涉獵,非鴻儒大家不去鉆研。全冠清一個江湖中人,能看懂嗎?
不過當全冠清念出那幅對聯后,文士臉色一變,不由對他刮目相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全冠清拿出的這幅對聯,可是名傳千古的佳作,更是將世間事說的明明白白,極具哲理認知。
這副對聯的厲害之處,越是學問高深的人,越是感觸良深,越能品味出其中的妙處。
這一下倒是令文士對全冠清充滿了好奇,因此信步走來,主動攬了書寫一事。
無論是全冠清,還是掌柜,雖不知此人身份,但也明白非同一般。見他愿意出手,全都大喜過望。
“有大官人揮毫潑墨,從今以后小店文氣斐然,定然生意興隆。”
那文士顯然聽慣了吹捧,并不在意。信手抓過筆,稍微醞釀了一番,隨即一蹴而就。
全冠清不懂書法,也不知道他寫的是什么字體,但見筆走龍蛇、行云流水,一副字寫的俊雅秀麗,又有一種曲折玲瓏之美。
文字與對聯相得益彰,令人觀之更加入木三分。
掌柜更是歡喜的抓耳撓腮,情知是撞了大運。
“數遍岳陽城,書法一道上也無人能跟大官人相提并論。不行不行,這幅真跡小人定要妥貼收藏,傳于后人。至于門上嘛,只好拓印一番了。”
文士哈哈大笑,隨手擱下的筆。
“既是寫給你的,自然隨你心意處置。”
他關注的人其實是全冠清。
“都說江湖中人粗鄙,你卻頗為靈秀。可惜誤入歧途,否則的話朝廷又多一良才也。”
這是在惋惜全冠清沒能早些讀書識字,參加科考。
兩宋乃文華鼎盛的時代,也是文人最好的時代。只要能夠步入仕途,榮華富貴、名聲地位全都輕而易舉。
對此全冠清卻不以為意。
倒不是他淡泊名利,而是穿越一回,到了哪個時空,就適用哪個時空的活法。
天龍八部的世界當中,大宋朝廷可沒有什么存在感,更和真實的歷史相去甚遠。他又不想著改朝換代,龍登九五,自然遠不如武林那么多姿多彩。
當然了,表面上他可不能這么說,平白得罪了人。
“位卑未敢忘憂國,小人雖處江湖之遠,卻也知忠義報國之道。”
文士的眼中閃過一抹異彩,甚至還抓住了全冠清的衣袖。
“哈哈,今日得遇妙人,實乃旅途一大快事。小友,老夫做東,可否暢飲一番?”
這聲“小友”聽在耳中,全冠清渾身一個機靈。哪里還不明白,自己剛才的表現,入了大佬的法眼。
雖然不知道這位大佬是誰,但肯定能量非凡。交好此人,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能逢兇化吉、無往不利。
“長者有命,不敢推辭。”
于是幾人離開了書店,在文士的帶領下信步登上了洞庭湖畔的岳陽樓。
藍衫男子不知何時已經弄來了酒菜,布置的甚是妥帖。
文士拉著全冠清憑欄而坐,放目遠眺。至于張全祥等人,全都有些自慚形穢,根本不敢靠過來。只和藍衫男子擠在一起,自行喝酒吃肉,別有一番快活。
岳陽樓居高臨下,但見洞庭湖煙波浩渺,波瀾壯闊。白鷗淺翔,銀耀長空;紅霞重抹,金躍浮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