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秦趙本一家(第三章,加更)-《始皇帝》
第(3/3)頁
趙政心中道,只是爛好人而已。
趙王說道,“當年在邯鄲的時刻,你父親交友廣闊,多入趙國與我交談,談論治國之道,其性仁,仁者愛人;其情讓,恭敬謙虛,不惜爭,上善若水,不爭而利萬物。其人忠,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趙政心中道,父親文不成,武不就,卻是社交達人。
趙王又是道:“顓頊帝的后代孫女,名叫女修。女修織布的時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顆蛋,女修把它吞一食了,生下兒子,名叫大業。大業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兒,名叫女華。女華生下大費,大費輔助夏禹治理水土。舜帝賜他姓嬴。
大費生有二個兒子,一個名叫大廉,這就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這就是費氏。費昌歸附商湯,給商湯駕車,在鳴條打敗了夏桀有功,歷代子孫也是為商人駕車。
蜚廉生惡來,季勝。惡來為秦人先祖,季勝,趙人先祖!等到徐偃王作亂時,造父給繆王駕車,兼程驅趕回周朝,日行千里,平定了叛亂。繆王把趙城封給造父,造父族人從此姓趙,有了嬴姓趙氏……”
回憶著先祖歷史,趙王唏噓不已。
趙政仔細聽著,心中也是唏噓。
沒有千年的歷史,豈有資格稱為世家。
從少典開始,到跟隨大禹治水,再到跟著商湯鳴條之戰滅夏桀,再到后來給周王車夫,為周人牧馬,這就是家族歷史。
秦人的祖先是馬夫,兒子是馬夫,子子孫孫依舊是馬夫。
直到后來,周繆王把趙城封給造父,嬴姓趙氏才算是邁入貴族的行列。
到了后來,秦人這一脈,秦非子獲得五十里的封地,算是初步崛起,直到后來護送周平王遷居洛陽有功,才正式成為諸侯。
至于另一脈成為晉國六卿之一,到后來三家分晉,才成為諸侯之一。
開局,秦國,趙國是兩個難兄難弟。秦國被稱為蠻夷,被東方各國鄙視,到后來被晉國暴打,又是被魏國暴打,輸多嬴少;趙國也是如此,被魏國暴打,被中山國暴打,就連邯鄲也是多次被攻破。
直到后來商鞅改革,秦國開始崛起;
趙國在趙武靈王改革,也開始走向崛起。
兩國沖突也在加劇。
趙軍戰力不遜色于秦軍,奈何趙國缺少糧食,短板太厲害。
終究在長平之戰,趙軍被坑殺四十五萬。
秦趙血仇,再也無昔日恩情。
秦國歷代皆是明君,趙國又何嘗不是,趙王丹為人賢明,知人善任,算是英主。只是在如今的局勢下,大國爭鋒比拼國力之下,并不是說君王賢明就能勝利。
明君亡國,依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