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喬凡。”
“年齡?”
“19。”
“請再詳細的復述一下事件的經過。”
喬凡正一臉無奈的坐在警局做筆錄,他把自己從事件中摘了個干凈,說自己只是個無意中闖入的路人,到達現場就是這般模樣了。
但奈何這次案件涉及如此重大的拐賣事件,以及現場的破壞和各種痕跡卻沒有找到一個犯罪嫌疑人,于是就把唯一在場的喬凡請到公安局喝茶了。
不管警察如何詢問,他都只說自己是來尋找走失的朋友,然后就看到散落一地的武器疑似打斗現場,還有被破壞的卷簾門和面包車,以及十數名被拐賣且昏迷的女子。
警方到達現場后見到這場面也非常震撼,這段時間一直有失蹤的案件發生,這下終于找到一些失蹤人口了,但奈何沒有任何一個嫌疑人在。
尤其是推測發生的事件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戰斗痕跡但沒有一個人,如果是犯罪分子和什么人發生了爭斗后逃離,但為什么沒有把拐賣的人也帶走?還是說他們是被趕跑的?那把他們趕跑的人又為什么把這么多被拐賣的女子留在這?
做筆錄的警員身邊,徐知行微瞇著眼注視著桌前坐著的年輕人。
作為在一線深耕二十余年的刑警支隊長,他一眼就看出來喬凡在說謊,但從對方身上散發的凜然正氣又能感受到對方肯定不是壞人。
回想起在現場初遇喬凡時他看似表現的很慌亂惶恐,但眼神之中卻是鎮靜坦然,更讓徐知行腦海中產生了一個連他都感到匪夷所思的想法。
喬凡是好人沒錯,而那些拐賣犯也是他解決的。
轉瞬徐知行自己都覺得離譜,一般拐賣份子都是團伙作案。現場痕跡來看至少有五六人在場,喬凡這樣一個瘦弱的學生,怎么可能做到呢?
“徐隊,檢驗了現場發現了子彈殼與子彈,一些子彈貌似是擊中了什么堅硬物體被彈開。”
一個年輕警員拿著一袋子彈來到徐知行身邊,徐知行捏著證物袋看了一眼,子彈彈頭有輕微變形,但在現場也沒有找到有被第一次槍擊的痕跡。
“還有發現面包車駕駛座上的棒球棍有兩人的指紋,其中一人的指紋就是這位喬凡同學的。”年輕警員扭頭看了一眼喬凡,湊到徐知行耳邊說。
“嗯?”
徐知行一愣,突然感覺自己之前的猜測可能有點可能性,于是吩咐說:“把那根球棒拿來。”
喬凡又把他編的“無辜經歷”訴說了一遍,然后就看到一個年輕警員拿了根棒球棍交到了徐知行手里,喬凡看著那根棒球棍頓時心中一駭。
他和兜帽男交手時握住了棒球棍,以及拿著棒球棍去追面包車,這上面有他的指紋,而他拼命想把自己和這次事件扯開關系卻忽略了這一點。
徐知行把喬凡的反應盡收眼底,微微一笑:“喬凡同學,事情的經過呢我們都了解了,只是還有點小小的問題。”
說著他將這根裝在證物袋里的棒球棍放在了喬凡面前:“這根棒球棍你眼熟嗎?”
“我……我……”喬凡一時語塞,不管他如何去說,肯定都會推翻之前所說的話。
“喬凡同學,我知道你肯定不是和他們一伙的,但你說你只是無意中闖到現場,那為什么駕駛座上的這根棒球棍上,會有你的指紋呢?”徐知行手指敲打著桌子,盯著喬凡的雙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