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風車轉動-《開個飛機去明朝》
第(2/3)頁
此時塔架還被吊車吊在空中,只是離地已經很近了,只有不到一尺的距離,所以工人用繩子綁住塔架的尾端,前后左右用人力挪動倒不費力氣。
等調整好位置后,數十人上前扶住,然后朱常寧緩緩的,緩緩的,幾乎是一分鐘才能下放十幾公分的樣子,足足花費了三分鐘的時間才將整個大家伙放在地上。
“咚!”金屬交擊,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
“好,快,焊接,打地腳螺栓,高強螺栓!”
朱常淵話音剛剛落下,早就有人準備好了一切,上去將螺栓用扳手死死的擰上,然后,等所有的螺栓擰死以后,讓人將吊機上的鐵絲繩卸掉!
第一節塔架算是初步安裝完畢,整個控制柜都被包在了像鋼管一樣中空的塔架里。
當然了,塔架的底部,有個小型的小門,打開后人可以進去,其中順著塔架有個螺旋而上的梯子,順著梯子一直能上到塔架的最頂端。
為了讓塔架足夠牢固,朱常淵在所有的螺栓上好以后,又命人將塔架底部和預埋環片相接觸的地方用電焊焊在一起,如此一來,整個塔架就足夠穩定了。
當所有的焊接完畢以后。這第一節塔架的安裝才算是完美成功!
第一節塔架安裝,從吊起到最后安裝完畢,用了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的時間。
看上去是不是很難?
不。應該說很容易,如果是和第二節第三節塔架安裝相比的話!
真正的難的是第二節!
第二節塔架的長度有二十二米,比第一節塔架足足長了五米,可是,第二節塔架的重量卻比第一節輕了很多。只有四十一噸。
為什么?
因為第二節塔架比第一節塔架要細,底部的直徑只有三米六多一點(整個塔架的粗細程度是越往上越細,逐漸變細的!)。
雖然重量少了十噸,可是安裝起來更加麻煩,因為這次不是在基礎上連接,而是在空中連接!
怎么連接?
當然還是靠人與吊車的配合。
先是,人帶著對講機從第一節塔架的底部,通過螺旋而上的梯子登到第一節的頂部,然后在中間的操作平臺上,看著天空中從天而降的第二節塔架。用對講機指揮。
“上一點,再上一點,往北,往北!”
對,就是這樣指揮。
然后,第二節塔架的下方,用四根長長的繩子綁住,通過地面上人工的拉扯來控制半空中隨風搖擺不定的塔架。
站在第一節頂端(此時第一節已經安裝好,是固定的)上的人必須有足夠的勇氣,還要克服恐高癥。不然朝下一看尼瑪一頭掉下來了,還指揮個屁。
就這樣,隨著他的指揮,第二節塔架緩緩緩緩下降。直到將第一個人套在中間,而后落在第一節臂的頭頂,兩節合在一處!
“咚!”巨大的聲音傳出,在半空中遠遠比之前在地上傳的要遠得多!
“砰砰砰。”兩節塔架結合后,再一次做微小的調整,然后。通過兩節臂交接的地方處的內法蘭盤,用螺栓死死的連接在一起。
螺栓很多,三米多直徑的鋼管內部,布滿了大大小小數百個高強螺栓眼。
工人上去忙活了老半天的時間,才將上面所有的螺栓擰緊,然后逐個檢查一遍,發現松動的再次擰緊,如此檢查三遍,確定再無遺漏后,便開始第三節塔架的安裝!
(我想過很多次怎么跟大家描述法蘭盤,可惜臣妾做不到,不明便的百度一下法蘭盤三個字,就看到圖片了,其實大家都見過,就是不知道那玩意叫啥而已!)
第二節塔架安裝,正正用了四個時辰才調整好,四個時辰,也就是八個小時!完全弄好以后,天都黑了!
安裝這玩意不像是澆筑混凝土,可以晚上加班,這玩意晚上沒法加班,不然肯定會死人的。
沒辦法,只好干了一半放在那里然后休息!
第二天,又是個大晴天,朱常淵一大早便再次組織人員,開始第三節塔架也就是最后一節塔架的安裝工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临夏市|
永城市|
民丰县|
吉木萨尔县|
长沙县|
佳木斯市|
霍州市|
砚山县|
兴城市|
张家口市|
雅江县|
常宁市|
邢台县|
霞浦县|
万山特区|
万安县|
静乐县|
宜城市|
木里|
东阿县|
青海省|
宣化县|
株洲市|
扎鲁特旗|
九寨沟县|
克拉玛依市|
靖安县|
桐庐县|
吉隆县|
临漳县|
梅河口市|
永城市|
繁昌县|
临清市|
灵宝市|
鹤壁市|
文成县|
阿坝|
阿拉善左旗|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