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開礦-《開個飛機去明朝》
第(3/3)頁
當然了,這也跟市場環境有關系,畢竟現代人已經都不穿漢服了!
政策通傳了下去,接下來就是成效了。說實話,朱常淵在看到那些蠻子野人穿上漢服之后,簡直都不忍直視,
這尼瑪是什么玩意?
穿個漢服走路的時候兩只手上下搖擺,身體左右搖晃,沒有一點謙謙君子的風度不說,活脫脫一個豬八戒啊。
于是,朱常淵又讓孔和針對當地的下層農民制定了一套服裝:將寬袍大袖稍微改裝一下,袖子變得稍微收斂一點,這樣適合農民干活的時候穿著,不然全部寬袍大袖也不是太實用,那家伙是士族階級的專利。
但是束發右衽這一點,任誰也不能違抗。
整個緬北克欽地區的風俗,被朱常淵這么一搞弄得完全變成了四不像。那些被迫放棄自己民族服裝的土著,年輕人大多數新奇的接受,女孩子甚至還崇尚優美的漢服,只有那些老年的土著和那些固守成見的小民族無法接受。
朱常淵反正管不了這么多,要將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完全漢化,顯然不是一件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事情,他當下的主要工作,還是開礦。
于是,在密支那城邦的政治和民心逐漸穩定了以后,他便率領人開始大規模的搜尋礦山的工作。
雖然說,能夠很輕易的從現代社會中照過來地圖,然后再在自己系統中的gps中定位,帶領人去尋找,可是,每一個礦坑的面積和礦脈的延長度都是很大的,一時半會想要完全找到礦石的脈絡和最佳開采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緬甸玉礦的開采歷史也由來已久,很多當地的土著就能找到,在他們的帶領下,經過十幾天的努力,朱常淵終于找到了一個開采點,也是距離密支那比較近的一個開采點:達木坎。
雖然是最近的礦脈,距離密支那也有百十公里遠。
翡翠產區雖然分為八個大礦脈,可是總體來說這八個礦脈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一個地區,囊括在了方圓百里之內,有利于綜合開采。
陸陸續續,二十多天的時間,全部礦脈被找到,并且摸清。
朱常淵馬不停蹄,將手下一萬人分出八千出來,每個礦脈上一千人,并給配備必要的生產開采機械,然后便進行接下來的開采工作。
剩下的兩千軍隊,留下一千精銳守城,另外一千分別駐守到密支那周邊的四五個較大的城池,以加強朱常淵對于整個緬北地區基層的統治。(未完待續。)
ps:防盜解除了,訂閱銳減了一半,希望那些盜版的同學自覺一點支持正版。拜謝!另外:本周末一直到未來三周之內,本人要跟隨老板換工地,可能是河北承德,也可能去內蒙古,不一定,所以,碼字和更新或許就會耽擱,先提前打個招呼,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