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司正式放假,大部分員工都興奮的回家過年去了,只有很少的員工留在公司堅守崗位。
不過,張偉并沒有給自己放假,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飯就來公司。
來到實驗室后,張偉將制造機器人替身的模塊和零部件的圖紙與要求發給了公司的生產部門,讓那些留守員工盡快把這些東西制造出來。至于芯片、傳感器、超光譜攝像頭等材料,他的實驗室里就有庫存。至于人臉面具,他則交給了零零一來制作。零零一可是一個很好的免費勞動力,而且學習能力強,只要有足夠的資料,它就可以學會各項技能。
然后,他就開始下一項工作:將北斗升級成真正的人工智能。
目前,有很多人把人工智能分為三個等級: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是指僅在單個領域比較牛的人工智能程序。比如戰勝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的谷歌AlphaGo,便是弱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其特征便是雖然很擅長下圍棋,卻無法與你玩一把飛行棋。與之相類似的還有我們較為熟悉的那個愛賣萌的蘋果Siri,以及美聯社、騰訊、新華社等嘗試的“機器人記者”。這些寫稿機器人們雖然已經可以自動生產財報報道的內容,但是對于報道“看了一場體育比賽之后,用雖敗猶榮來描述勝負”,卻是它們完成不了的。
強人工智能,是指能夠達到人類級別的人工智能程序。不同于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可以像人類一樣應對不同層面的問題,而不僅僅只是下下圍棋,寫寫財報報道。它具有自我學習、理解復雜理念等多種能力。通過學習,它可以掌握各項專業技能,而且可以比人類表現得更優秀,在各行各業代替人類工作。
超人工智能,擁有自我意識,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比最聰明的人類大腦都聰明很多,包括科學創新、通識和社交技能。
不過,在張偉看來,只有超人工智能才能稱為真正的人工智能。
北斗目前就處在強人工智能的階段,它和超人工智能之間的差距,就如同嬰兒和成年人之間的差距。它需要張偉的幫助,才能夠進化成真正的人工智能。
而張偉也需要更強大的北斗來幫助他,同時,他也相信,就算北斗誕生了自我意識,也不會失控。因為一個新生的意識就像嬰兒剛剛降臨世間一樣,對任何事物都是懵懂無知的,它就是一張白紙,任人描繪。它以后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制造者。再說了,北斗就算誕生了自我意識,也不一定能突破他設置的智能核心守則。
“零零一,給我沏一壺茶。”
張偉沖著站在他附近的零零一吩咐了一聲,然后就坐在了電腦前,雙手飛速敲擊著鍵盤。
對于該如何幫助北斗進化,他已經有了思路,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至少值得一試。
……
時間匆匆,兩天過去了。
制造機器人替身的模塊和零部件等材料已經準備齊全,張偉便暫時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北斗,生成一份新的機器人組裝教程,然后傳輸給零零一。”
張偉說完,又看向零零一,“零零一,學會之后,將這具機器人組裝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