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負(fù)棘請罪-《楚漢爭鼎》
第(1/3)頁
歷陽城郊,在造紙坊附近,這幾天又建起了一個印刷坊。
百里賢僅僅花了一個晚上,便把常用的五千多個文字全部由小篆體轉(zhuǎn)譯成了楷體,遂即項(xiàng)莊又讓公輸車安排雕工雕刻字模,幾百個雕工夜以繼曰,只用了不到兩天,便將五千多個常用字全部雕刻成了字模,像之乎者也等常用字,更是雕了上百個之多。
遂即就是排版、印刷,等到第三天的下午,華夏文明史上第一本線裝書《尉繚子?四十二篇》就正式誕生了!
百里賢、武涉各拿著一本《尉繚子?四十二篇》,不禁感慨萬千。
百里賢、武涉都非常清楚,書藉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毫不夸張地說,書藉就是讀書人的生命,就是讀書人的一切,不過,由于竹簡、木簡制作不易,而且笨重,導(dǎo)致書藉的抄錄、流傳成為很大的現(xiàn)實(shí)難題,既便是儒家學(xué)派的煌煌巨著《論語》,也只能在小范圍內(nèi)流傳,許多書藉更是些孤本。
就說咸陽國家圖書館內(nèi)收藏的幾十萬卷書簡,項(xiàng)莊專門騰出上百輛牛車載去九原,從九原南下江東時,又用了好幾千匹馱馬才不遠(yuǎn)萬里馱回了江東,這幾十萬卷的書簡里面,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孤本,其中就包括儒家學(xué)派的另外一部巨著《尚書》。
這么多孤本,天下讀書人原本根本就沒機(jī)會閱讀,可是現(xiàn)在,有了紙和印刷術(shù),有了手中這本薄薄的線裝書之后,天下讀書人就完全有機(jī)會閱讀到大秦國家圖書館中收藏的幾十萬卷書藉了,因?yàn)檫@本線裝書造價并不貴,而且不重!
有了這些線裝書,書藉的流傳將變得非常容易!
“上將軍,這可是件大事哪!”武涉激動得聲音都變了。
百里賢更是向項(xiàng)莊深深一揖,肅然道:“上將軍,你替天下讀書人辦了件大好事,在下替全天下的讀書人……謝過上將軍!”
“言重了,兩位先生言重了,而且這也是公輸先生的功勞。”項(xiàng)莊擺了擺手,又吩咐公輸車道,“公輸先生,還得麻煩你把諸子學(xué)說等一百多種書藉印出來再裝訂成書,每種書藉各要兩百冊,本將軍還等著急用。”
“喏!”公輸車揖了一揖,領(lǐng)命去了。
百里賢微微一笑,忽然說道:“上將軍,這可是一份大禮!”
項(xiàng)莊選的這一百多種書藉都是經(jīng)典名著,可既便是江東最大的老世族叔孫氏,也未必能收藏有其中一半的書藉,像《尚書》這樣的孤本,更是絕無僅有,完全可以想象,當(dāng)叔孫氏的族老叔孫貫收到這批書藉時,將會何等的驚喜?
對于詩書傳家的世家大族來說,書藉幾乎就是他們的命脈!
“是么?”項(xiàng)莊摸了摸唇角的胡子,淡然道,“但愿如此。”
這批書藉絕對會得到江東世族、士族乃至宗族的熱烈歡迎,項(xiàng)莊此舉也必定可以達(dá)成籠絡(luò)人心的目的,不說收買全部的世族、士族以及宗族,至少收買大部份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這些世族、士族乃至宗族卻并不知道,書藉的出現(xiàn),將徹底改變他們未來的命運(yùn)。
本來,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些世族、士族經(jīng)過兩漢四百余年的演變,最終將形成門閥的雛形,在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后,門閥的勢力將會達(dá)到巔峰,從此以后,高官顯爵被士族完全把持,庶族則完全喪失了進(jìn)入權(quán)力中樞的可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宝应县|
合山市|
张掖市|
河西区|
吉木萨尔县|
黎川县|
鄂托克前旗|
安新县|
都兰县|
随州市|
宁乡县|
明星|
临桂县|
佛学|
天峨县|
罗江县|
怀来县|
六安市|
田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双柏县|
海伦市|
黔江区|
布尔津县|
兖州市|
上思县|
理塘县|
大英县|
揭东县|
日喀则市|
麻江县|
高阳县|
弋阳县|
肥乡县|
乐亭县|
罗城|
汾阳市|
陈巴尔虎旗|
英超|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