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5章:回家過年4-《馬蹄聲》


    第(2/3)頁

    縱觀大陸各國兵役制度皆是各不相同。中原大地從古至今也是修改過多次兵役制,上古時(戰國以前)商、周還處奴隸階段,士兵由奴隸主與平民擔任,奴隸不服兵役只服雜役。大周晚期修改兵制,分“正卒”與“次卒”,也就是正式兵和后備兵的意思。到了春秋時代,中原各諸侯國又一次修改兵役,允許奴隸從軍充當甲士(可披甲的士兵),并出現郡縣征兵制。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進行兼并戰爭,競相擴編常備軍,開始普遍實行郡縣征兵制。大秦橫掃六合后并沒有修改兵制,只是沿襲戰國制,改缺完善。而北漢時代的兵役制度屬于一次跨越式的大改,凡年滿二十歲男子都要去官府登記,二十三歲起必須服兵役兩年,一年在當地郡縣服役,學習騎、射等軍事技術打基礎,也稱“正兵”,第二年會調派京師守衛皇城,或者駐守郡縣,稱“京衛軍”和“戍卒”。服役滿兩年轉職后備軍,一旦得國家召喚必須無條件應征,直達五十六歲后方可除免兵役。北漢中期除實行征兵制,又兼行了另一項“募兵制”,也就是招募壯丁從軍的意思。大晉也是沿襲北漢兵制,到了大晉晚期,因為世家門閥混戰和三強征伐,戰爭太過頻繁,人口消減嚴重,募兵制難以實行,于是又改成了世兵制。士兵家庭改“兵戶”,兵戶世代從軍,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大魏統合天下后,因時代變更,各國軍備水平普遍提高,硬鋼的出現和草原各民族皮制裝甲(胸口屬硬鋼即為裝甲兵)的軍用化,導致戰爭傷亡增高。每場戰爭下來,戰損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兵源補充過于龐大,大魏再次修改兵制,開始實行“府兵制度”。也就是各州軍府管理士兵,不管是否為正兵,只要是大魏百姓,農閑時必須前往軍府培訓。若有戰事,皆由各軍府自行籌備補給、兵員,率軍出征,戰爭結束后,凡戰死士兵家屬可免稅,并由朝廷發放撫恤金。最近一次修改兵役是在四十年前,成宗帝三十二年,因帝國大旱三年,那些大家族趁機收攏田地,導致均田制被破壞,百姓不在前往軍府為帝國從軍出征,府兵制就此結束。梁王之亂后,魏延上位,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延續至今。

    這也是為何楊學棟在震州兼并土地,他全權支持的主要原因。當然,府兵制他是不會再用,現在各地軍府大量擴軍也都是沿用募兵制,就連他也是一直用的募兵制。東夏因受大魏影響較深,中原怎么改,他們也就怎么改,北遼實行的還是府兵制,畢竟放牧跟種地不同,募兵制不適合草原。

    北漢砸碎了奴隸制,大魏粉碎了門閥制,到他這里看來又是要捏爆那些土地家族呀!無論如何均田制是必須要實行的,不能窮的窮死,富的富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魏延和魏景民不敢做的事,對他來說還不算困難。安西重商業,農業問題不管他怎么鬧騰,對安西來說影響都不是很大。

    至于兵役,看來府兵制和單純的募兵制都不太適合安西,再龐大的軍隊,有戰斗力的還是那小部分。安西上百萬大軍,真正能算上主力的也不過就沈丘手里那二十萬黑騎。當然,慕容無敵那十萬灰騎戰斗力也不錯。

    (這里可能有人要問,百萬大軍只有二三十萬主力,那還要另外七八十萬人干嘛?這話問道點子上了,大秦滅楚時打仗的也只有二十萬,為何王剪非要六十萬不可呢?大漠那么大,難道黑騎打下地盤后轉身就走?還是說指望二三十萬打人家一百多萬?都是血肉之軀,屌來那么多體力消滅人家?再說了,精銳消耗完那后面的仗還咋打?金甲軍天不怕地不怕,可若是沒有黑騎配合,它能打贏嗎?北沙惡魔軍團只有十萬,而南征大軍卻是高達五百萬。道理在這擱著呢,十萬大軍只負責治那些疑難雜癥,破掉敵人最強的力量,小病小災還是得其他軍種上,畢竟人數太少,進攻力度有限。廢話不提,接下說說他要如何修改兵役制度。)

    安西現狀,有時候招兵困難全是因為百姓到安西后想過安穩日子,或者有些人厭倦打仗,不想從軍。而且安西前期都是走極限,壓根沒有什么后備軍,目前軍塞內的十萬后備軍說到底還是屬于正規軍,只是還沒上戰場的正規軍而已(遲早都要上)。

    他的想法就是募兵制之外兼行征兵制(帶有強制性),凡安西百姓,兩子或兩子以上家庭必須出一子服兵役三年,服役期滿列入后備役。獨子家庭也需服兵役三年,三年期滿不列入后備役(有良心你就回來,沒良心那就拉到),政府一旦征召,需積極響應。

    募兵制不變,凡自愿從軍者,三年期滿可選留守軍隊,也可選擇退伍列入后備兵役。

    對于軍官的選拔他也有考慮過,大魏四十年來因國力問題無法兼顧文化教育,搞得現在老百姓文化程度普遍都低,一萬人文盲能占百分之九十九。校尉、督尉還無所謂,關鍵是旅團長一職,那是必須要點文化,不識字連看軍報都困難,還談何下令打仗?不然也不會搞得安西百萬大軍如此缺少高級將軍。震州一個整編師,猴子任師團長,照理說下面應該還有五位旅團長才對,而現實卻是只有一個。巴陵,張鶴一個整編師,手下旅團長也是只有楚二狗一個人。大漠更別提了,石軍手下三十萬大軍,旅團長就特么林強一個,加個崔志師團長,好在大漠兵力較為集中,若是稍微分散一下,那調度起來指不定困難到啥程度。沈丘的黑騎也只有季虎一個師團長,目前情況就是主將親自帶兵,不然真沒辦法。一個師團長來回用,猛虎軍團六個整編師,石軍自己兼任四個師,崔志兼任兩個。騎兵八個整編師,常雄兼任兩個,季虎兼任兩個,剩下四個也全是沈丘自己兼任。

    沒辦法,這年頭有點文化的誰特么愿意過來當兵呢?大幫會、商會之類做個文房先生都比當兵強,再不濟也能找個大戶人家管管賬。現在既然回來了,那解決耶律神武之后,他會好好操辦此事。

    玉州學堂楊開建了不少,奈何都在城內,普及不到各小城鄉鎮終究還是杯水車薪。讀書要花錢,平常百姓很難有那么多錢讓孩子去城內讀書,要么就是湊夠幾個月學費讓孩子去學堂認認字,學費用完,能認識幾個字是幾個字。這問題不解決,那安西日后有的缺軍官了,行政人才估計都不夠用,畢竟這么大地盤,還是去外族上任,沒點文采很難在外面鎮住場子。

    對于前期軍官培訓,他考慮的結果就是,先在北方軍塞辦個安西軍事學府。讓那些有點頭腦的校尉、督尉輪流回玉州培訓,也不用啥文采過人,能看懂軍報,分析謀略即可。不管怎么說,必須先培養出來一小部分用著才行。他可不會像內地那些大佬似得,有能力者全特么在下面,無能之輩反而被提的很高很高。前期拼的是財力、人力,影響也許不大,可后期就不同了,財力的減弱以及兵源損耗,很難保證一場敗仗下來不會對自身成敗有影響。就像他讀的那篇“圖圖納納島海戰”一樣,僅僅是因為一場大敗,卻導致了后期滅國結局。

    至于學堂普及,看來也得要重新規劃,安西政府是不收百姓學費,可那些民間私塾還在收。而且孩子上學那一日三餐加住宿費,擱一般家庭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負擔。若能把安西所有學堂和私塾全部統合,分建到內地各個縣城、鄉鎮,再把教書先生也集中起來分配工作,由政府統一管理,不知道能不能達到應有效率。或者把這些教書先生工錢開高些,讓他們自愿參與到安西教育事業。現今帝國打內戰,想必內地那些教書先生日子也不好過,兵荒馬亂的還有幾個學生能去讀書?帶幾個學生是教,那帶幾十上百的學生就不是教了?

    還有科考問題,魏人重功名,內戰不打完,科考估計是重開不了。安西若想搞這科考還得要提提身份才行,光憑大都護的職位怕是不夠資格。就是不知道魏景民會不會給,哪怕給個侯爵那他也有資格找朝廷轉移科考地點。他魏景民沒時間辦科考,完全可以委任安西來辦,畢竟造反的是三藩,奪權的是執政,他劉毅到現在都還是站在皇家這邊。看來得要找魏景民談談才行,不管封王還是封侯,先把資格拿到手再說。學堂也得先建,還有軍事學府也得建,去內地之前就要安排老胡年后操辦此事。

    (從這點就看出來了,當初跟魏景民表個態是多么重要。現在還只是想要科考代辦權,以后用到皇家地方多著呢。先吃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談)

    ……

    ———

    “恩!一年沒見,琪琪這功力見漲啊!不錯,尖椒炒蛋,雖說辣,但味很正。可以!”

    能聽到他夸贊,琪琪也是非常開心“真滴嗎?我是不敢炒太辣,雪兒不能吃。快,相公嘗嘗這酸辣土豆絲咋樣?”

    “恩,好!對哦,雪兒咋還沒回來呢?這都啥時辰了?”

    “知道相公今天到家,一大早去城內買年貨,應該快回來了。”

    話音剛落,就聽到門外大呼小叫的“快、快,你兩把這豬頭抬廚房去,你兩把這些蔬菜搬井邊,下午我要洗菜做餡兒,晚上給表哥包餃子吃。”

    “小姐,這框木炭放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州市| 利川市| 高尔夫| 巴塘县| 天等县| 合阳县| 蒙城县| 施甸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淳县| 金昌市| 赤城县| 东宁县| 黑龙江省| 德兴市| 南城县| 中方县| 淳化县| 延长县| 遂昌县| 龙游县| 禹州市| 富裕县| 博野县| 南涧| 香河县| 紫阳县| 会东县| 高青县| 视频| 新乡市| 新宾| 濮阳市| 庆城县| 家居| 桂阳县| 宜宾县| 封丘县| 封丘县| 宾川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