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李牧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是在前世初中的政治課本上。當時老師沒有過多解釋,估計是想,解釋也沒人會聽,還不如省點吐沫,只是讓劃了線,背下來,說考試會考。 求學時期的李牧,一直都是非??炭嗟摹R驗樗睦锩靼?,對于一個孤兒來說,能夠進學校念書,有多么的來之不易。老師讓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把這句話背了下來,或許是順口?自打背下來那天,他就再也沒忘過。 人常常會有這樣的感慨,一句話,做學生的時候,老師讓背就背了,然而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卻沒有人想要了解過,隨著年齡的長大,閱歷的增加,忽然有一天,這句話再冒出來的時候,便會深以為然,然后納悶,原來這個道理,我早就知道,可是為什么一直想不起來呢? 李牧如今就有此感慨。 原本的工部,工匠從來沒有不夠用過,否則也不會去給長孫無忌修園子了。然而現(xiàn)在的工部,工匠們恨不得各個變成三頭六臂的孫悟空——需要他們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就算在李牧的要求下,每個人都帶徒弟,可是這徒弟都是些孤兒,歲數(shù)也不大,當不了一個完整的勞力,只能打打下手,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人!還得是有力氣的男人,去哪兒找呢? 首選,自然是屯衛(wèi)。 屯衛(wèi)的士卒,成千上萬,每日除了操練,也沒有什么事情做。若是李牧去開口,找到程咬金,甚至是侯君集,借出千把人不成問題。 李牧曾想過用這個辦法,但是后來仔細琢磨了一下,他還是放棄了。 這樣做有兩個隱患,其一,欠人情,大唐武將的人情是最難還的,就像程咬金,他幫了你一次,你還了他一次,但他只能記得他幫過你,卻從來記不住你還過他。這樣的厚臉皮,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其二,便是容易引起李世民的猜忌,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但是李牧還是覺得有點犯不上。而且屯衛(wèi)畢竟不是工匠,只能借用,不能一直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么,就只有一個地方了。 西市口馬行,長安城販賣奴隸的地方。李牧曾去過一次,在那里買了李重義和李知恩。因為看不得那些奴隸的目光,也改變不了當下的買賣奴隸的風氣,便再也沒去過?,F(xiàn)在情況不同了,工部需要人手,奴隸不就是人手么?李牧的打算是,把能干活的奴隸全買了,男的干活,女的做飯,才兩貫錢一個人,還有比這更劃算的買賣么? 大唐的奴隸,價格低廉。究其原因,就像是后世的吉普車,為什么很多人喜歡吉普車,卻最后都買了普通的轎車呢?不是買不起,而是花不起油錢!奴隸也是一樣,買得起,養(yǎng)不起,買來干什么? 而且,奴隸的后代是賤籍,就算為了傳宗接代也做不到。倒是可以去官府撤銷賤籍,但撤去賤籍這道手續(xù)可不是免費的,要十多貫錢,試想,若是有這么多錢,娶個良家女不好么?瘋了才去買奴隸。 但是這些缺點,都不影響干活呀!西市的口馬行就這點好,這里的奴隸,要么是男童女童,要么是青壯勞力,四十歲以上幾乎就沒有了。本來奴隸就不好賣,歲數(shù)那么大的還能賣出去?就算是戰(zhàn)爭俘虜,歲數(shù)太大的,基本上也都是放棄掉了,不會帶來長安。不像教坊司,都是犯官的家屬,男女老少都有。 馬車在口馬行門口停下,李牧沒往里走,他從袖子里拿出一塊銀子,丟給門口的小廝,道:“去把胡三兒叫過來,跟他說,有筆大買賣,想做就來!” 小廝看到李牧身上的虎皮裘,心知非富即貴,應了一聲,拔腿就往口馬行里面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