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利潤驚人-《大唐技師》
第(2/3)頁
“一百斤……”王普問道“那是幾個煤藕呢?”。
“煤藕的重量可自定,我的建議是兩斤半,太小了,不抗燒,太大了,搬運不方便。”
“那就是四文錢一個煤藕!”王普的算學還是不錯的,很快就給出了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卻不能讓他滿意,實在是太便宜了,幾文錢一個玩意兒,如何入得了他的法眼?如何能夠積累出龐大的財富?
李牧看到王普的樣子,就知道,他的算學還不到家,不會算這個賬。
“一個四文錢。”李牧拿來一張宣紙,王普趕忙磨墨,李牧在紙上寫道“一個煤藕兩斤半,含煤粉兩斤,黃土半斤……用最普通的煤就成。”
“那一個煤藕的成本是……”李牧在旁邊列出煤粉的成本等,王普在心里默默盤算一番,滿臉震驚的看向李牧道“超不過三文錢?!”
“不錯!”李牧點點頭,張羅這買賣之前,他便做過嚴格的成本測算。
在前期投入不計入的前提下,每個煤藕的成本,大體包括三部分,原料、人工和雜費。
原料中,黃土、水不用花錢,河灘上取之不竭、用之不竭。消石灰、鋸末都是極其廉價的東西,且用量極低,攤入每個煤藕時,甚至不到零點一文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原料成本基本就是那兩斤煤的兩文錢,在太原這等煤礦產地,能低到兩文以下!
至于人工,李牧準備給墩煤藕的工人,每十個付一文錢。還有制煤粉、運輸的工人也基本參照這個標準,因此每個煤藕合計人工費零點三文。
最后一項雜費,包括管理銷售人員的報酬、進城三十稅一、工人的伙食、勞保費用這三大塊,加起來雖然不少。但攤在每塊煤藕里,零點七文絕對綽綽有余。
所以正如王普估計的那樣,每塊煤藕的成本,最高不會超過三文錢。
售價四文的情況下,每賣出一個煤藕就凈賺一文,利潤率高達三分之一!
四文賺一文,看起來不多。就像四塊賺一塊,看起來也不多。但要是四萬賺一萬,四千萬賺一千萬呢?如此高額的利潤,足以讓人鋌而走險!
或許有人會覺得,說得好聽,出貨量如何保證?
拜托,不要忘了這是煤。到了冬季,這是剛需品!走量,還需要擔心么?
這買賣就是鐵飯碗,每年都能端的那種!
……
王普的算學還是可以,他只是沒往這方面想。李牧這么一點撥,他立刻就可以清晰的算出,這筆買賣的前景有多廣闊……
他心里暗暗盤算,長安城每天都要用兩三百萬斤煤。如今煤礦可是大唐礦業專營,本行業沒有競爭對手,而所謂對手,不過是買柴禾的,木炭的,在煤炭的擠壓下,他們的占比與日減少。如果改成廉價的蜂窩煤,一天賣個三四百萬塊應該不成問題。這樣每天的純利就是三四千貫。
一個月下來,差不多十萬貫啊!
一個月十萬,三個月下來就是三十萬貫,這僅僅是長安一個城市。大唐多少城池?即便沒有太原煤那樣開采容易,但關鍵是,這煤藕的制作,不挑煤啊,是個礦就能挖!
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池,一年賺個三十四萬貫,小城池,幾萬貫不成問題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賣得出去。大唐疆域何其遼闊,這要是推廣開來,得是多少錢?
幾十萬、不,這不是幾百萬貫么!
王普嘴巴張的老大,什么樣的買賣能有這么賺?
李牧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反應過來了,心里暗道,這還是本侯念著慈善之心,將成本提高了不少呢,不然還能賺得更多。
在心里反復推算幾遍,確定自己沒算錯數,王普才苦笑著向李牧投去佩服的目光道“小人居然還以為侯爺這回出錯了,沒想到原來我才是個棒槌!現在小人明白,侯爺為何說是為了太原王氏好了,這么大的生意,太原王氏一家確實吃不下,也不敢吃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九寨沟县|
光山县|
潮安县|
民权县|
台湾省|
潍坊市|
新乐市|
孙吴县|
珠海市|
佛坪县|
塔河县|
莱西市|
保康县|
常德市|
泸定县|
云南省|
克东县|
房产|
郎溪县|
连州市|
唐河县|
蒙阴县|
瑞安市|
方正县|
礼泉县|
淅川县|
奉新县|
南昌县|
许昌市|
荣成市|
宁国市|
波密县|
庄河市|
巴中市|
舒城县|
永昌县|
道孚县|
辰溪县|
桃园市|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