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大唐技師》
第(1/3)頁
三個月后,草原下了第一場雪。
李世民終于來到了定襄城,博陵崔氏的叛亂不足道哉,當李世民決定回軍的時候,他們的滅亡已經是注定的了。如今這世上,已經沒有博陵崔氏了,李世民下了他登基之后,最殘忍的圣旨。博陵崔氏,夷滅三族。之所以沒有夷九族,實在是因為門閥之間的聯姻太過于復雜,如果夷九族,恐怕五姓七宗一個都活不了,就連李世民的妃嬪,也牽連到其中。
而且,夷三族就已經牽扯十萬人,如果夷九族,怕是百萬人不止,太造殺孽了。
最終,以滅博陵崔氏三族親眷,了結了此事。東廠的番子無孔不入,所有與謀逆相關的人,無論男女老幼,盡數處死。李世民用了殺雞儆猴的手段,徹底震懾了門閥勢力,識相的門閥,開始主動向朝廷靠攏,門閥超然于世的局面開始瓦解。
得知定襄危機解除之后,李世民便命李靖為征東大將軍,繼續征伐高句麗。他卻沒有調頭回去,而是帶著三萬人馬,一路向西,途中為了解決博陵崔氏耽擱了幾天之外,便是一路馬不停蹄,趕往定襄城。
戰報上說,李牧死了。
李世民不相信,連發了十二道明旨詢問,飛鴿傳書更是不知道傳了多少。但是無論什么消息渠道,得到的都是一樣的答復。
李牧死了,他死在了定襄的城墻上。死在了李孝恭大軍進城的前一刻,他的人頭隨著御賜的哪桿云龍旗,從城墻上掉了下來。
至少三萬將士目睹了這一切,真的不能再真!
明確了消息的可信度,李世民心中最后一絲幻想也破滅了。他以淚洗面,痛哭月余。他悲痛莫名,甚至神思混亂。他怒火中燒,傳旨李孝恭,不接受阿木爾的投降,將六萬余已投降的仆從軍就地坑殺于定襄城外。
他傳旨天下文人,命令他們必須做文章歌頌李牧的功績。他要求在定襄城外樹碑立傳,銘記大唐虎賁的功業!
他傳旨內務府,專門撥付款項,照顧定襄守軍的家人。幾個活下來的幸運兒,無論從前官職大小,資歷如何,全部都封子爵,果毅都尉。
任何人,膽敢提及李牧一個字的不好,立即處死。房玄齡被他勒令罷官,所有與李牧有過矛盾,過節的官吏,全部趕出朝堂,永不敘用!
李牧一路風塵,過長安而不入,直奔定襄城。
所有這一切,都不能緩解李世民心中的悲痛!
直到……
他到了定襄城。
棺槨打開,里頭是一具斷頭的焦尸,什么都辨認不出來了。右手握著御賜的尚方寶劍,左手小指微微翹起,也是被燒焦的模樣。
李世民趴在棺槨前面看了很久,扭頭看向李孝恭,道:“這是李牧?”
“嗯!”李孝恭沉聲,悲痛道:“是他,可憐的孩子……陛下,您沒看到當時的場面,敵軍殘暴,烈火焚城啊,李牧的臉就是那時候毀容的……臣就晚了一步啊,就晚了一步……”說著,李孝恭竟哭了起來。
李世民冷眼瞧著他的表演,好半天,才道:“你當朕是傻子么?”
李孝恭抬起頭,一臉茫然:“陛下莫不是傷心過度?這就是李牧啊,陛下這話是從何說起?”
李世民懶得跟他爭辯,看向旁邊的李思文,道:“你說,李牧哪兒去了?”
李思文嚎啕大哭:“陛下,兄長就在這兒啊。臣也不想相信兄長已經死了,但是陛下……三萬將士目睹,不得不信啊!”
“好!”李世民怒極反笑,指著眾人道:“你們行,真行,合起伙來欺君……最好不要讓朕查出什么來,否則朕饒不了你們!”
“高干!”
高公公閃身出來,躬身道:“陛下,老奴在!”
“查!不管是上天入地,把李牧給朕找出來!朕要當面問問他,在他心中,朕就是一個心胸狹隘、容不下他的人么?!給朕找著他!”
說罷,李世民轉身就走,定襄城,竟然是一天都不待了。
沒有意義,看到這具焦尸,他就知道,李牧肯定沒有死。他相信那日的慘烈,但李孝恭,李思文這幾個人的演技太差了,差到如果他相信了,就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雖然生氣,但李世民卻更開心。
李牧沒死!
沒死就好!
……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啊~只是一片海藍藍……”
陽光下,一個帶著墨鏡的年輕人,躺在沙灘上,翹著二郎腿,唱著不著調的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桓仁|
中阳县|
德阳市|
沅陵县|
寿宁县|
铜川市|
新邵县|
新巴尔虎右旗|
怀柔区|
水富县|
温州市|
通江县|
阳朔县|
出国|
海门市|
桐城市|
黔江区|
明星|
班戈县|
山阳县|
晋中市|
金坛市|
柞水县|
灵台县|
灵台县|
龙里县|
崇左市|
合川市|
安庆市|
卢龙县|
潼关县|
武宣县|
灌云县|
浮梁县|
依安县|
新源县|
绥宁县|
河北区|
炉霍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