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個月時間很少了好不好!大哥啊!”趙榮連“大哥”都叫了出來,“小天啊,我和你推心置腹說吧!我雖然一心想往上爬,但誰不想往上爬呢?我也是有追求的,我能看出來你對醫(yī)術也是很有追求的,我就尋思著咱們能不能一起做些什么事出來,做一些讓人吃驚的事!” 楊小天很少見趙榮如此認真,他想了會兒點頭說道:“行,其實我也有好幾個想法呢,我這段時間先拿出一個比較可行的!” “那行!”趙榮用力的點頭,“咱們也做出一點實實在在的事出來,讓人看看!” 目送趙榮出去后,楊小天尋思著趙榮怎么就忽然那么偉大了呢? 卻沒想到趙榮出去后心中狂喜,總算把楊小天給拉上車了,他自信看人還是很準的。 他覺得楊小天會是他的福星。 至于追求,如果他手下有人能夠研究出有價值的課題,那么他作為領導,也是教導有方嘛。 到時軍功章不也是有他的一半嗎? “軍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臥槽,這忽然想唱董文華的《十五的月亮》是什么節(jié)奏…… ※※※※※※※※ 在建筑工地上,有幾個大哥級的存在,分別是項目經(jīng)理、技術總共、公司駐項目部財務。 至于他們之間誰當老大誰當老二,往往是看個人實力的。 但在南四環(huán)繞城路高架橋項目部上,最牛逼的人不是他們三個,當然,也不是監(jiān)理、質監(jiān)之類的。 而是一個包工頭,杜老根,也就是趙根柱口中的杜頭,杜友斌口中的遠房三叔。 雖然是遠房親戚,但那也是親戚,也姓杜不是? 雖然因為沒文化不能當項目經(jīng)理瞎指揮,只能當個包工頭抽點人工錢。 但在這個項目工地上,杜老根還是很有發(fā)言權的,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都是為我大哥工作的!” 這里的大哥是杜友斌的老爹杜天痕。 每每聽他說這句話,項目經(jīng)理潘瑞廣就想吐槽“尼瑪,為你大哥工作又不是為你工作,你個土老帽牛什么牛?” 但他也就只敢在心里吐槽而已。 事實上這個項目經(jīng)理他做的很憋屈,若不是看在年薪比較高的份上,他早就跳槽了。 憋屈到什么地步吧。 這么說吧,本來按照規(guī)范和程序,到工地上第一件事就是給民工買人身意外保險。 這錢是包工頭出還是項目上出,看怎么談的。 但對杜老根來說,這錢肯定是項目上出了。 可杜老根這個老農民就是比較有才,他直接在項目部的會議上露出大黃牙唾沫四濺以指點江山的氣勢說道:“我們老杜家的錢啊,也是一分一厘攢出來的,所以保險嘛,能省則省,咱們只要規(guī)范施工,把安全牢記在心中,也不會出什么事故的嘛!” 尼瑪,這貨就是嘴上說的好,每每上工地不戴安全帽的,他絕對是第一個。 還安全牢記心中…… 潘瑞廣都不想吐槽了。 但現(xiàn)在這情況,不吐槽是不行了。 項目部的會議室里,杜友斌坐在首座,下面站著潘瑞廣和杜老根。 杜友斌冷冰冰的說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鬧的全國人盡皆知?我們杜氏建筑還怎么去接項目?啊?我就納悶了,不是有保險嗎?你們賠就是了,和他一個農民工磨蹭什么?是看上了他媳婦啊還是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