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漢朝強盛的原因-《漢興八百年》
第(2/3)頁
大漢朝的政事堂由相臺與十二部共同組成,其中的相臺猶如明朝的內閣,各部尚書雖受到相臺七相的統領與監督,卻直接對皇帝負責,不必看七相的臉色行事,消除了權相篡權的可能。
劉毅聽到這里,忍不住對矮瘦青年另眼相看。
這番高深而極具智慧的見地,可不是尋常普通人能說得出來的。
“若說外敵的話,匈奴早就被圣祖皇帝所滅,大漢朝的疆域也一擴再擴,以前不斷滋生游牧民族的草原,也成為了本朝的遼、蒙、云、漠、羌五州地區。除了當年的蠻人入侵讓本朝元氣大傷,放眼整個世界,也就只有羅馬帝國有資格作為本朝的敵人。”矮瘦青年解釋說道。
中國古代,中原的農耕民族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擾,而中原王朝的戰爭成本很高。
相比較之下,少數民族可以做到兵民合一,所以戰爭的成本低。
如果少數民族比較強大而中原王朝又比較虛弱,少數民族就有可能南下滅亡中原王朝,歷史上的北宋和南宋都是這樣滅亡的。
西漢的少數民族威脅,主要是北方的匈奴,而東漢的少數民族威脅,則是西北的羌人。
不過,隨著漢圣祖的崛起,匈奴與羌人如今成了歷史,許多諸夏苗裔經過數百年的融合,已經變成了華夏民族。
“當年圣祖皇帝命人從海外尋得了仙種,紅薯與土豆的普及,讓天下百姓再也不會受到饑饉之苦。圣祖皇帝又改革了稅制,立法規定漢天子在位永遠保持三十稅一的田賦,這使得數年后天下百姓家家都有了余糧,人人都能吃上飽飯。”
“不僅如此,圣祖皇帝鼓勵農業發展,改大司農為農部,讓農人也能靠務農的本事當官。定下改良農業工具或谷物種子可以兌換國功值,獲得賜爵的規矩!”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往后本朝歷代百姓無不感念漢家天子的恩德,誰還會冒著殺頭的危險造反呢?”
矮瘦青年歪著腦袋,瞅著中年胖子,說道:“你看,圣祖皇帝制定的這些制度,讓本朝避免了女禍與外戚或宦官的亂政,維持了臣權與君權的平衡,使國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一個沒有內憂的國家,國勢怎么可能不上升?”
劉毅知道幾乎歷朝歷代都有農民起義,但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階級矛盾惡化到不可調和下得產物。
在封建王朝,農民但凡有條活路是不會造反的,而要等到社會矛盾惡化到大規模的民變需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漢圣祖建立的新漢,雖然如今有著四十多億人口,但疆域遼闊,算上海外諸侯國的領土,足足有九千多萬平方公里,老百姓不愁沒地種。
而且,隨著科技與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大漢朝邁入工業時代后,工商階層興起,種地還不如進工廠打工,以至于土地兼并的情況并不嚴重。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誰會閑得蛋疼,跑去扯旗造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景泰县|
望都县|
丹东市|
久治县|
锦州市|
沈丘县|
杂多县|
精河县|
浑源县|
济宁市|
波密县|
秦皇岛市|
重庆市|
张北县|
稷山县|
乐亭县|
宁乡县|
黎平县|
称多县|
临沧市|
长武县|
巴南区|
乐至县|
盐池县|
灵山县|
遵义县|
屯昌县|
蕲春县|
奉贤区|
门源|
蕲春县|
清镇市|
宝丰县|
凉城县|
中方县|
绍兴县|
罗城|
县级市|
绩溪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