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乘龍佳婿》


    第(2/3)頁

    話音剛落,他就察覺到,無論太后還是朱瑩,全都用相當微妙的目光看著自己,反倒是張壽面色如常。

    他知道自己是關心則亂,堂堂天子聲稱要查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實在是太可笑。然而,當張壽接下來說出下一番話的時候,他那僅存的鎮(zhèn)定就無影無蹤。

    “數(shù)日前阿六見過廣東會館的宋會首,從他那兒把宋舉人接了回來,同時也向我轉致了宋會首的一個請求。宋會首看到了御廚選拔大賽的商機,說來自海外的食材,并不僅僅是滄州有,他們廣東也有,其中不少都是水果,但因為遠道送京城,只能和葡萄干似的曬干送來。”

    “其中有芒果菠蘿之類的水果,但據(jù)我所知,其中有些也并不是靠近廣東的南洋原產(chǎn)。”

    皇帝壓根沒有去追究張壽所謂的“據(jù)我所知”,這到底是從哪知——他如今已經(jīng)斷定張壽另有師承,可張壽出身來歷清清白白,到京城之前都沒離開過那個小村,那么他只要張壽不隱瞞所學,全心全意做事,那就無所謂了。

    至于張壽的老師是誰,他覺得張壽很可能自己都不見得清楚。

    而如果天下各處都一直有人揚帆出海,尋找朝廷多年來已經(jīng)放棄尋找的那些蹤跡,他就不能忍了。不但不能忍,他還有一種猶如芒刺在背的感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硬梆梆迸出這十六個字后,皇帝就惡狠狠地說:“你之前讓瑩瑩對朕提出鏢船的時候,朕就想過這件事,可后來是越想越覺得不是滋味。商船游蕩四海,朝廷的官船卻因為顧慮花銷,因為顧慮人手,就這么困頓不動,也怪不得西洋南洋那些小國也敢蠢蠢欲動!”

    “想當初太祖皇帝還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時候,就有魄力派出使節(jié)登船遠行,如今大明一統(tǒng)山河,國富民強,反而倒天天掰手指算錢了?更何況,百年前那個一去數(shù)年的使節(jié)遠行歸來,不但彌補了開銷,而且還賺了個盆滿缽滿,哪像太宗皇帝年間那官船,只會賠錢!”

    張壽聽了皇帝這話,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吐槽。那是因為太宗年間那浩浩蕩蕩遮天蔽日的官船,十有八九是為了尋找太祖皇帝的下落——就和找建文帝的永樂皇帝一樣。而等到了太宗之后那些皇帝,一來內斗都來不及,二來距離太祖失蹤已經(jīng)太久,漸漸就歇了。

    當然,朝中日漸抬頭的保守派勢力——再加上很可能從海貿(mào)之中獲利巨大的家族和群體,自然而然也會竭力阻止朝廷的官方勢力加入到這場暴利的盛宴中。

    而皇帝沒注意到張壽那臉色變化,說到這就嘿然一笑道:“那些商船要是無利可圖,也不至于一次次往外跑,難道官船就不能在揚帆出海的時候順路賺一票?”

    太后早知道皇帝會這么說,此時當著張壽和朱瑩的面,無可奈何的她卻還不好責備。而更讓她啼笑皆非的是,朱瑩竟然大聲叫好道:“皇上說的是,只要官船出去之后,能夠平衡收支,甚至有所盈余,看那些大臣還能說什么!”

    “即便不能說勞民傷財,他們還是會指責朝廷派官船出海,那是與民爭利。”

    張壽悠悠說出了一句話,見朱瑩登時啞然,而皇帝則是面色陡然一冷,他就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

    “皇上,官船多年不曾出海,對于某些官員來說,這才是祖制,而且這不是掣出太祖皇帝四個字,就能說服他們的。”

    “就好比臣之前在國子監(jiān)反駁洪山長,按照太祖皇帝訓令,三班差役不是賤役的時候,洪山長仍舊滿臉不服一樣。因為從漢唐到宋元,開國天子的政令,后頭子孫改了多少?”

    “鏢船之事,皇上之前下詔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一片反對聲,只不過因為并不涉及到軍務大事,不過多加數(shù)名小官,再加上其余的事情將這風頭蓋過,所以才最終風平浪靜了下來。皇上何妨先看一看這些鏢船能夠帶回什么樣的消息,再派大船出海,揚我國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莫力| 本溪| 文成县| 高淳县| 华容县| 泽州县| 双辽市| 大余县| 万州区| 乌鲁木齐市| 武隆县| 克拉玛依市| 怀仁县| 容城县| 西丰县| 垣曲县| 游戏| 尉犁县| 阿合奇县| 广饶县| 江都市| 汝州市| 临邑县| 四平市| 镇坪县| 广南县| 揭阳市| 应城市| 辽阳市| 通渭县| 修武县| 镇巴县| 潍坊市| 板桥市| 贡山| 鄢陵县| 股票| 湘阴县| 永德县|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