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乘龍佳婿》
第(1/3)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官場中人無不覺得近些日子以來鬧劇不斷,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就連京城閑人一貫喜歡對外鄉(xiāng)人津津樂道種種官場中事,以炫耀自己作為天子腳下子民的消息靈通,吃瓜看戲了這么幾天,也大覺得有些吃不消。
因為誰都難以煞有介事地掰出一個幕后黑手,然后對人津津樂道自己的判斷。
所以,皇帝在清寧宮太后面前直接疑心到了廢后和大皇子二皇子,甚至連已經(jīng)敗了十幾年的業(yè)庶人都翻了出來,這也真不能說天子就是疑心病太重。因為……實在是找不到一個符合邏輯的幕后指使者!難不成真的只是種種矛盾壓制已久,于是在冊立太子之前總爆發(fā)?
于是,雖說太后建議皇帝不要立刻把矛頭對準國子監(jiān)——哪怕對那些學官已經(jīng)深深不滿——但皇帝當日在朝會上雷霆大怒,回來又對太后發(fā)了脾氣之后,下午卻還是立刻召集部閣大臣議事,決定將當日鬧事監(jiān)生一體革退,所有學官則是從上到下罰俸一年到三個月不等。
至于國子博士張壽,皇帝干脆就直接免了。
面對這么一個好消息,孔大學士最初那自然是喜出望外,就連幾個覺得張壽事多的尚書,在驚愕之后,也無不覺得皇帝這一次竟然難得沒偏心,終于把板子打在張壽身上了,可緊跟著,皇帝就說出了一番讓他們無不大驚失色的話。
“既然國子監(jiān)容不下九章堂,那就按照張九章的意思,直接把九章堂轉到城外公學去吧。不只是九章堂,半山堂也一樣,省得那些學官看這些鉆研算經(jīng)的寒素學生,看這些不務正業(yè)的貴介子弟不順眼,騰挪出來的課室也正好可以讓六堂稍微松一松,不至于講個學還要擠在一起!”
孔大學士眉頭倒豎,正要反對,吳閣老就立刻大聲附和道:“皇上此言大善!九章堂和半山堂本來就和國子監(jiān)的氛圍格格不入,挪去他地卻是正好。如此一來解決爭端,兩兩相安,二來,也是為張博士減輕負擔嘛。他還是東宮講讀,整天還要和學官監(jiān)生斗心眼,累得慌!”
見吳閣老竟是又開始做應聲蟲,孔大學士簡直氣得七竅生煙,可沒想到皇帝竟是無所謂地哂然一笑道:“是啊,他身上職分太多,朕給他減一個卻也無傷大雅。嗯,反正他不是博士,也是東宮講讀,翰林侍講學士,以后把稱呼從張博士改成張學士就行了。”
說到這,皇帝就輕描淡寫地說:“九章堂那些監(jiān)生從前就常常在公學兼充教師,這次半山堂挪過去,也讓他們去公學歷練歷練,好好見識一番民間疾苦!嗯,既然不在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兩個字卻也不適合他們了。既然是半讀半講,引導公學那些學生識文斷字,便叫導生吧!”
吳閣老立刻又是搶著贊嘆道:“皇上圣明!這導生二字簡直是貼切之極!”
這一次,就連皇帝也忍不住瞥了吳閣老一眼——又會拍馬屁,又會看眼色,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還能謀善斷,這種人才他當然用得非常順手,誰會記得,就連之前黯然下臺的江閣老,在內閣里呆的時間也不如眼前這個阿吳來得長?
可這一次,他忍不住想耍人一下,當下就慢悠悠地說:“你也無需為朕臉上貼金,朕還沒那么閑,事情都沒出,就給這些監(jiān)生想一個新名頭,這是張九章建議的。”
要是換成別人,遭了皇帝這么一下突然襲擊,眼看孔大學士等同僚譏誚地朝自己看過來,怎么也得發(fā)窘一下子。
但吳閣老是誰?他照舊若無其事地嘿然一笑:“原來是張學士建議的?哎呀,真是天下英雄出少年,不愧皇上這般器重,深諳名實相符之道!”
他說著就笑瞇瞇地對著孔大學士點了點頭,見對方一臉你無恥你卑劣你不要臉的表情,他卻突然恍然大悟似的問道:“皇上,倒是那樁涉及到司禮監(jiān)的奇案……”
相比國子監(jiān)的爭端,孔大學士最關心的當然還是那樁說奇案還不如說是鬧劇的勾當。既然吳閣老起了個頭,他就立刻沉聲接了上去。
“如今物議紛紛,國子監(jiān)爭端其實也是因此而起,若是不加以徹查,恐怕難以平息。宛平縣沈縣令雖是能員,但處理此事恐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神池县|
永州市|
响水县|
尉氏县|
漳州市|
康平县|
东乡|
图木舒克市|
宁化县|
靖宇县|
馆陶县|
黎平县|
凤阳县|
昌吉市|
广德县|
岫岩|
漾濞|
商河县|
保定市|
西林县|
阿克苏市|
四会市|
桓仁|
诏安县|
阳东县|
肃北|
门头沟区|
铁岭县|
连云港市|
乐业县|
保山市|
溆浦县|
株洲市|
大冶市|
灵山县|
金沙县|
焦作市|
福建省|
呼和浩特市|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