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兄長之言,紹明白,只是急不得。” 他的帥帳內,多了兩人,一人乃是上黨太守張楊、一人乃是他的堂兄山陽郡守袁遺,他們二人來的目的,袁紹知道了,同樣的能見到他們來,袁紹心里也是高興。 尤其是山陽郡守袁遺!他今日能進入他的帥帳內,找他商量事情,更是超乎袁紹的意料之外。 他的這位同族兄長在族中的地位可是不低,同樣的他手中掌握的兵馬也是讓人垂涎,就算是占據盟主之位,借著盟主的位置來擴張自己實力的袁紹如今也不敢能拍著胸脯說穩穩能壓袁遺一頭。 汝南袁氏人才濟濟! 但身為嫡系,并且有出息的,只有他與他的親弟弟袁術,其余的人都不足為患,至于旁系,也就出了一個袁遺,而旁系注定得不到汝南袁氏大力的資助。 雖然袁紹在某些時候,很不認可其弟袁術說的血統高貴論,不過在有些時候血統還真的蠻好用。 袁紹深知自己能走到如今這一步,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則是背靠著汝南袁氏這棵大樹,背靠著這棵大樹,才能發展的如此的迅速。 況且袁遺所占據的山陽可以說地理位置非常的關鍵,山陽郡在兗州,兗州南接豫州等、北接青冀等、東嵌徐州、西靠司隸。 甚至說句難聽點的,兗州今后就是兵馬必爭之地,但對于目前的袁紹而言,若是無足夠的兵力,他是不想把過多的精力浪費在兗州。 兗州他今后必定會拿下,但如今最佳的做法乃是在兗州扎個釘子,同時也不會浪費自己半丁點的元氣。 如此一來,作為山陽郡守的袁伯業作用一下子就體現出來。 “盟主宜早不宜遲啊!” 見狀,袁遺緊縮眉頭,他比袁紹年長數歲,無論是在年齡上還上在資歷上都高于袁紹,今日他踏進袁紹的帥帳內,就已經代表著他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與袁紹死死的捆綁在一起。 可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今,時局如此,稍微晚個一時半刻的,就有可能錯失良機,從而浪費了這次機會。 天下能成為諸侯者總共才多少,如今能聚集齊十八路已經占據了半數的大漢,如此的優勢,且若不好好的利用一番,妄為汝南袁氏子弟。 眼下,袁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捆綁在袁紹身上,自然是不希望袁紹錯失這樣打好的局勢,把優勢轉變為劣勢,從而落入下風。 “伯業兄長勿需擔憂,董卓非是尋常人,不然何意占據洛陽威懾群雄,他麾下只是死了一個華雄而已,其余的兵馬并未有過多的損失,要知董卓身邊還有一個呂奉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