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承羽奏疏上提到的稅收之事本來就是戶部負責,是以方才黃道周已將內容對何楷大致說了。 此時何楷聞皇帝垂問,立刻揖道:“臣以為,江西大部久經建虜涂炭,確應予民修養。只是,朝廷這邊也甚為緊張,眼下正是與建虜伐兵之時,耗用不菲。 “另外,圣上此番封了陳王,鄭氏必愈發與朝廷為難,這撥給戶部的銀子…… “所以以臣之意,江西贛州和撫州兩個未受建虜兵災的州府,仍正常征賦,當不至使百姓無以承受。至于其他州府,可視其情況減免部分稅賦。” 朱聿鍵聽他說著,一邊看了內閣附在蘇承羽奏章上的小票,只見其內容同何凱說的大同小異。只是內閣對陳王所說的半年之內恢復江西百姓生活,以及能讓朝廷改善財政收入的辦法更加上心,希望陳王能盡快給出具體條款。 但無論是何楷還是內閣諸大學士,都對蘇承羽奏章上“另想其他稅賦之策”這一句話選擇性地忽視了,未置一詞。 蘇承羽原本的意思是想旁敲側擊地提一下征收士紳稅賦的事情。大明朝廷和底層農民窮得要死,但士紳以及依附他們的商賈卻極為富有。 即使隆武朝現在控制的這些地方,只要稍微收士紳一點稅,朝廷的財政立刻就能恢復過來,甚至可能會大有富余。 然而整個朝堂之上莫不是士紳階層。他們壓根就不會產生一絲一毫征自己稅的念頭。 就如黃道周這般忠臣,能想到的最多也就是在老百姓困苦之時少收點稅,等農民、小手工業者恢復了元氣再恢復稅賦。 想征士紳稅賦,根本就是大明朝堂上無人可觸及的禁區。 雖然蘇承羽這次極為小心的嘗試沒起到任何效果,不過就從他這一卷奏疏起,他和大明官僚們曠日已久且轟轟烈烈的稅賦大戰已悄然拉開了序幕。 隆武見戶部和內閣的意見基本一致,便也不再多做它想,吩咐在贛州和饒州正常賦稅,其他州府減免稅收。但出于對朱琳渼能力的絕對信任,他仍是略改了內閣的票擬內容,決定由江西布政使司挑選數個最困難的州府,免除賦稅半年。 黃道周等人自是接了旨去具體辦理。 應天府。 陳王府門上的封條早已被人撕得干干凈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