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二百八十三 故人來訪-《春秋霸途》


    第(1/3)頁

    在方離遷都之前,洛陽除了是東周的都城之外,作為唯一能免于戰亂之地,同時也是各路商旅聚集的地方,糧草、兵器、車馬、情報,只要有門路,不論什么東西都能在洛陽買到。

    與此同時,由于已經不可能參與天下逐鹿,周室上下官員早已爛到根子里,官商勾結魚肉百姓,苛捐雜稅尤為繁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景象隨處可見。

    遷都之后,方離將唐國官制搬到洛陽,周室的官員雖還在,但真正主事的變成了三省六部及各處衙門,凡是周室百姓愿登記上唐國戶籍的,都可以納入唐國的保護范圍,賦稅徭役不僅減半,家中子弟若能從軍立下戰功,就能一飛升天,從此加入士族的行列。

    一時間洛陽城中群情激動,百姓爭先恐后到指定的地點登記成為唐人,踴躍報名參軍,幾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周室設在洛陽周邊的各處官衙就都成了擺設。

    同時,方離還加強對商賈的管制,杜絕官商勾結,對老實本分的商人不論大小都予以保護,如今的洛陽城繁華依舊,卻少了幾分靡靡之氣,變得蓬勃向上起來。

    車馬駛進直街后,韓非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正是洛陽。到處仗勢欺人的衙役官僚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不茍言笑的一隊隊唐軍兵卒。

    百姓們的氣色比之往年也好了許多,往年隨處可見花天酒地的紈绔子弟也不知去了哪里,到處都是來去匆匆的行人,整座城池都洋溢著生機與希望。

    “比之韓國好太多了。”韓非目睹這一切百感交集,“秦國耕戰馭民,雖殘暴但有效,唐公卻比其更加高明,有如此強敵,韓國該如何是好啊...”

    希望韓公遣使秦國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洛陽,否則此行想要與唐國重歸于好,可就難于登天了。

    一行人很快便到了唐公府外,韓非指揮押送禮品的兵卒直接運送去唐國庫房,然后跟著荀彧大步走進了大門,一路上看到的唐軍守卒都是軍容齊整,紅光滿面,一看就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韓非微微低下頭,心中更是凜然,唐軍連給主公看守大門的衛士都是精銳,真正戰陣對敵的士卒又該是如何?

    大堂內,方離和眾文武早已等候多時,荀彧帶著韓非長驅直入,穿過人群,荀彧拱手行禮:“主公,韓使韓非覲見。”

    韓非也隨之長揖到底:“外臣韓非見過唐公,賀唐公喜得貴子!”

    等了一會兒不見回應,韓非疑惑地抬起眼,見上首的方離面色冷漠,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原來見荀彧出迎十里表示禮遇,就算知道此行不會很容易,在韓非的設想中,方離表面上應該還是會客氣有禮的。

    但現在一看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兩邊傳來的視線都帶著十足十的怒火,方離的態度也琢磨不透。

    又等了一會兒,上面還是沒傳來叫起的聲音,韓非無奈只得保持著躬身的姿勢,把請見的話又說了一邊:“韓國使臣韓非,奉韓公之命賀韓公喜得貴子!”

    方離這才有了點反應,卻不是禮尚往來的客套,而是冷冰冰的質問:“韓非,我大唐和韓國又不是盟好之國,寡人有了兒子,與韓公有何干系啊?”

    韓非直起身體,臉上的表情不卑不亢:“自唐國出建之時外臣就曾出使滎陽,韓唐結為友好之國,雖然未曾結盟,但唐公有喜,我主感同身受,當然要遣使來賀。”

    “誤會?韓使果然厚臉皮。”原禮部尚書,后來被改命為門下侍中的陳登嗤笑道,“我大唐危急時刻屢次派人向韓國求援,韓國不但見死不救,還雪上加霜撤離了滎陽的常駐使團,敢問韓將軍,世間可有如此友好之國?”

    陳登稱呼韓非為“將軍”,指的當然不是韓非在韓國的官職,而是方離給的官位——軍師將軍,這么稱呼同時也是在表示,唐國上下還是把韓非當作自己人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阳山县| 西昌市| 交口县| 恩施市| 米易县| 南丹县| 吉林市| 林口县| 扎兰屯市| 治多县| 南充市| 青冈县| 万山特区| 永丰县| 怀柔区| 顺义区| 钟祥市| 阳原县| 平乐县| 双辽市| 含山县| 泰来县| 读书| 天柱县| 榆树市| 调兵山市| 天门市| 贡觉县| 平原县| 桂平市| 谢通门县| 茌平县| 嘉黎县| 陇川县| 广南县| 丹棱县| 和顺县| 阿巴嘎旗| 黎城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