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當周康的飛機還在天空遨游的時候,網絡上面的輿論對《鬼吹燈》越發不利起來。 除了文學界在批判《鬼吹燈》的創作形式外,考古界的各個大佬、學生們也都紛紛加入到戰局中。 “隨著鬼吹燈這種盜墓小說的問世,盜墓界又成了另一個被創造的武林。當然作者并不是盜墓者,而是同武俠作家一樣的小說家,所以其真實性在考古界的工作人員眼中當然是不屑一顧。然而真實社會中盜墓者的猖獗、大眾對考古工作的誤解,這些跟盜墓小說的流行有著直接關系!” “自從《鬼吹燈》開始更新之后,就有朋友問我們考古專業是不是在學習怎么合法盜墓。盜你妹的墓,勞資都想一記洛陽鏟下去了!” “支持封掉盜墓小說,鬼吹燈這樣的毒瘤就不該出現?!? “文學作品也應該遵循道德跟法律,文學作品創作并不是法外之地!” “心疼自己,好不容易進入考古專業,結果最近總是被打趣有沒有去盜墓挖寶,甚至還說讓我提供墓穴位置,他們去盜墓?!? “當別人在問我是不是整天學習盜墓技術的時候,我覺得這簡直就是對考古專業的侮辱!” “從網上的討論來看,很多人都在熱衷于一輪情節的回環曲折、懸念的引人入勝、故事中各種感情的真實深刻,但對盜墓行為的社會危害卻鮮有關注,可悲可悲!” 輿論就是這樣,當新聞報道開始領頭之后,富有正義感、跟自己利益相關的網友紛紛跟上,他們甚至很多人都沒看過《鬼吹燈》,就跟風批評起來。 似乎這樣就能獲得心靈上面的滿足,獲得道德上面的愉悅。 事情發展得太過于突然,盡管張楚的粉絲們盡力在網上解釋,可杯水車薪,只要是認真看了小說的人就知道,這些指責來得毫無道理,完全是在捕風捉影、偷換概念! “鬼吹燈只是一部小說,小說又不是專業性論文,為什么要求內容要合法?小說里面從來都沒有宣傳過盜墓,更沒有鼓動讀者去盜墓的意思?!? “我覺得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因為看了本盜墓小說就去盜墓吧。” “盜墓違法這個是常識。去盜墓的人,并不會因為看了書就想去,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想要去,不要把關系弄混淆了!” “被抓的時候就說受小說影響,那兩人在哪里看到的小說全本,給個地址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