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情的發展正如蘇啟所料,暴露之后,其他勢力并未派高手過來找麻煩,一個二個穩如老狗,仿佛沒瞧到盤踞在汝陰郡的人教一般,其實都暗里都關注著呢。 楊廣做出的應對,也和蘇啟所想一樣,未派兵直接過來攻打,而是遣了使者到汝陰郡探查情況,準備削弱汝陰郡實力。 蘇啟自然是把派來的使者安排得“舒舒服服”,快樂得連楊廣同志交代的任務都拋到了腦后,反倒幫著蘇啟欺瞞楊廣同志,當真是“此間樂,不思蜀也”! 但蘇啟也付出了一些代價,他主動上交了不少糧食,用這種方式來安楊廣的心:大佬,你看,我把糧食都送你了,證明我們是沒有反意的,我們只想做一群安靜的良民。當然,人是不可能給你的。 也許是見蘇啟比較的“乖順”,楊廣同志也沒再深究,只要汝陰郡現在沒明目張膽的反了,他暫時能忍受。 可蘇啟這一通操作,卻深受一群圍觀“群眾”鄙視,這特么跟他們想看的劇本不一樣啊! 楊廣,那是一個暴君,他是在剝削你,是在壓迫你,你丫應該跳起來主動反抗他,扇他臉啊,怎么能這么慫?做人的骨氣呢? 蘇啟當然懂這些人的想法,可是……笑話,老子豈能如你們的愿? 兩個月,就這般被蘇啟成功拖了過去,還真給蘇啟等到了王薄起義,看來他這只蝴蝶扇的風還沒將這段歷史扇飛。 十月,王薄于SD長白山起義,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問世,引得天下震動,眾多本聚在汝陰郡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過去。 起義第一人啊,肯定比蘇啟這“慫包”更受關注。 這讓蘇啟內心十分感激王薄,真是個吸引火力的好同志啊,這起義來的真特么太是時候了。 蘇啟甚至想當面給王薄送上一面錦旗,上書親筆寫的四個大字——“起義先鋒”! 要是沒王薄主動先跳出來起義,蘇啟只得安排人教人員在其他地方發起起義了,可用自家人吸引火力,哪有別人去吸引好啊? 王薄這既幫蘇啟吸引了火力,又擔起了首義的大任,蘇啟怎能對他不感激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