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啟笑道:“這問題,秦川小友不應該問我,應該去問皇帝。我不是皇帝,不為君,談不了什么為君之道。” 師妃暄預想過蘇啟會這么回答,她道:“如今天下局勢,以貴教實力最強,最有可能一統天下,教主便是最有機會問鼎九五之人,還請教主向晚輩解答!” 卻不料蘇啟道:“秦川小友都說,我教是最可能一統天下,我是最有機會問鼎九五之位的人,這說明我們現在還不是。我不想考慮那么遠。秦川小友,何不等到我教得了天下,我成了那九五至尊時,再來問我?” 師妃暄沒想到蘇啟這老油條會這般奸滑,借她話中的漏洞堵她,這跟她想的不一樣啊! 不應該夸談自己志向如何,吹噓自己抱負怎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當自己主世間沉浮時,該對天下、該對百姓怎么樣嗎? 師妃暄沉默了會兒,將被蘇啟擾亂的思緒重新組織,又道:“教主既不愿言為君之道,晚輩卻還有疑問,敢問教主,如何治國?” 這問其實依舊是“為君之道”那個問題,只不過換了幾個字兒! 蘇啟這次倒沒耍滑,他道:“治國?我教才六郡之地,稱不上國,但我可以談一談。” “我認為,主要有四點:第一點,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第二點,要開民智;第三點,要建立適宜合理的制度和法規;第四點,要有保障這些制度和法規實行的力量。這四者缺一不可!” 師妃暄聽得滿腦子問號,啥?啥玩意兒? 開啟民智,我知道,建立合理的制度,我也懂,可大力發展生產力?那是什么東西? 而且,不應該談什么選賢任能、修生養息、鼓勵農耕、吸收前朝教訓,為君者以身作則、布德施惠,輕徭薄役的嗎? 師妃暄她接受的教育,使她不太能明白蘇啟話里的含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