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禁城內最近多“靈物”出沒。 首輔大學士劉健私以為其是神靈,而華蓋殿大學士李東陽卻以為其是鬼祟,謝遷另持不同意見,認為必是小人作祟,應加強宮禁,謹防視之。 三人各持己見,在文淵閣內論證不休。 “陛下遇神龍出世,宮中數百宦官宮女侍衛(wèi)及老夫親眼所見,必是真實無疑。”劉健渾濁的雙目盯著謝遷,手撫頜下倒懸山形白須,寸步不讓。 李東陽擺手說道:“首輔,東陽私以為必是鬼物作祟,諸事皆發(fā)生于中元節(jié)前后,魑魅魍魎自地獄而出,踴于人間。” 東閣大學士謝遷無語望著他倆,“首輔,賓之兄,你們倆爭辯了一上午,叨擾的我都無心處理政務。可否停下歇一歇,潤潤嗓子?” 劉健呵呵一笑,“于喬,你還別說,不忙之時和賓之論證一下非軍政之事倒使老夫耳清目明,愉悅不少。賓之,來,今日政事全權交于于喬來處理。你我二人,一定要將鬼神之說論證出一個結論。” 李東陽微微一笑,拱手說道:“首輔有命,東陽莫敢不從。高公公,煩請吩咐光祿寺多備幾份吃食,今日中午,我們三個老頭子就在這文淵閣內進食了。” 坐在三人對面批紅的高鳳擱下手中朱筆,笑吟吟說道:“三位大學士,咱家讀書少,摻和不到你們的話題中,不過吩咐增加幾份午膳還是力所能及的。大學士們盡管繼續(xù)爭辯,天大大理,總能越辯越明。” 說著,高鳳就在小宦官的扶持下站起身子,步履闌珊的朝外走去,走到門后時對左右值守的宦官們厲聲說道:“今日三位大學士在閣內所有言語凡有只言片語傳出,爾等全部發(fā)配直殿監(jiān)。” 四五個小宦官頓時匍匐在地,言稱不敢亂說。 看著高鳳離去的背影,謝遷放下手里拿著的一封奏折,欣慰說道:“一介宦官,如此已是上佳。” 劉健和李東陽已各自喝茶潤嗓完畢,開始各自引經據典。 劉健貴為當朝首輔,自然當仁不讓的第一個發(fā)聲:“戰(zhàn)國有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離騷》、《周書》、《晉乘》以成奇書《山海經》,共藏山經五篇、海外經四篇、海內經五篇、大荒經四篇。《漢書·藝文志》作十三篇,其中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大禹治水等皆為神靈…戰(zhàn)國之時便有神靈出沒,至我大明復出,有何不可?” 李東陽略微沉吟后反駁道:“首輔大人所言恕東陽不敢茍同,若世間真有神靈,當初匈奴破漢,五胡亂華,蒙元屠漢時緣何不見神靈現身庇佑我漢人子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