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東亞最強海軍-《司禮監》
第(2/3)頁
鄭鐸親率馬隊巡視諸營,各營軍官也是整肅再三。
得了魏公公賞錢的水營上下,倒也沒人埋怨,成為皇家海軍、天子親軍的無上榮耀成了水師官兵的動力。
一時間,真是有新氣象,新局面。
管營姜某的死,目前為止只有小部分人知道。魏公公密令將管營姜某安葬在上海縣境內,重金購的上好棺材,只是眼下不好為這位游擊將軍立碑。
整頓組建海軍,最基本的一個步驟肯定是重新劃分指揮權,具體即是剝離舊有指揮體系。
理論上,大明朝實際是沒有水師這一軍制的,沿海各水師(營)沿用的都是衛所制,如廣東水師就是歸廣東總兵所轄,下設參將、游擊、守備、把總。浙江水師則是由浙直總兵提調,下設參將、游擊,另外還有一個總捕都司負責打擊走私,不過這個總捕都司名存實亡。
福建方面的水師是由副總兵提調,下設參將。福建也設備倭都司,不過這個都司沒有戰船,有戰事須報福建副總兵,再由副建副總兵部署。包括澎湖巡檢司也是如此。
簡而言之,當下不管是南方的水師,還是北方的水師,名義上都無法獨立作戰,均由當地總兵、參將提調。
唯一有獨立性質,和海事有關聯的則是廣東和福建的市舶司。
沿海各地的市舶司原先不止廣東和福建這兩處,而是有多處。永樂年間甚至還在安南和馬來等地設有市舶司,都是由內臣提調。不過此后兩百年,市舶司不斷被廢,廣東和福建這兩處市舶司也是經歷幾廢幾立。
市舶司本質上其實就是海關,職責就是管理海上對外貿易。有意思的是,廣東和福建的市舶司是十三年前由地方巡撫奏請復立的,而市舶司上交內庫的稅收卻是很少。
這個現象就很有意思了,和吳淞水營的官兵寧可過窮日子,也不敢參與走私一樣,讓人十分的意外。
甭管哪朝哪代,海上貿易都是官府為主,南宋更是將這海貿做到了國庫大半收入的程度。可以說,沒有南宋繁榮的海貿,就根本沒有南宋的存在。
到了當下大明朝,這海上貿易也很繁榮,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銀如流水一般,偏就朝廷沒從中得到多少錢,連水師也沒法從中分杯羹,這就令得魏公公不能不沉思,皇家海軍成立之后,他的首要敵人到底是還沒成氣侯的紅毛鬼呢,還是已經閉關鎖國的日本,亦是那些海上的強盜,還是如同他一樣的體制中人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蒲江县|
华亭县|
合肥市|
定西市|
桂阳县|
平山县|
谷城县|
莲花县|
莎车县|
东辽县|
信宜市|
昭苏县|
高尔夫|
奈曼旗|
读书|
阿拉善盟|
罗田县|
黎平县|
剑川县|
昌宁县|
昌宁县|
秦安县|
同江市|
永定县|
五莲县|
乐业县|
武穴市|
东阿县|
长宁县|
青海省|
营山县|
巫山县|
虹口区|
玛沁县|
汉源县|
大田县|
兴国县|
望都县|
腾冲县|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