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東方的教皇-《司禮監》
第(1/3)頁
愛戴,人民對咱那絕對是百分百的愛戴!
魏公公表情愉悅,瞧人西洋人說話,就是讓人通體舒暢啊。
老話怎么說的?
對,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
贊美魏公公的這個傳教士名史泰隆,很典型的中國名字,他是葡萄牙人,和金尼閣一起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啟程來到東方。不過遺憾的是,因為在澳門有所耽誤,所以史泰隆趕到北京時,利瑪竇神父已經去世。
繼任在華耶穌會會長的是意大利人龍華民,這是一個西西里貴族出身,且骨子里十分看不起中國的傳教士。
比如利瑪竇認為中國人祭孔祭祖是優良習俗,所以教會應當允許教徒參與,而龍華民則把祀孔祭祖視為迷信,不準教徒參加,為此在傳教士和教徒間引起激烈的討論,導致在華傳教士分成了兩派。
一派主張親明,入鄉隨俗,將天主教義與中國的傳統習俗相結合,從而有利于中國人接受天主教。
另一派用中國人的話說,可能就是“保皇派”,或者說保守派,不愿意改變天主教義,想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天主教。
利瑪竇那一派顯然屬前者,龍華民這一派便是后者。
隨著龍華民成為在華耶穌會的會長,利瑪竇生前的一些政策自然而然被改變,使得郭居靜、金尼閣、史泰隆等人十分不滿。
這一次史泰隆隨金尼閣他們一起南下,便是想從澳門返回羅馬,向教皇請求允許中國的教士用中國的文字主持宗教儀式,并允許當地人擔任神職,同時懇請教皇同意用中文翻譯《圣經》。
這些,也是利瑪竇生前最大的愿望,如果教皇能夠同意,無疑將極大促進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并且能更好的得到中國人的認同。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舉措會極大打擊龍華民那一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即便是傳教士,也是有權勢斗爭的。
哪怕是教皇,也是在眾多主教中競爭而出。
原本,金尼閣是準備自己回羅馬的,但收到蘇杭織造太監孫隆的邀請后,他轉而改變了想法,希望能由史泰隆代替自己前往羅馬。
雖說才來中國沒有多久,但金尼閣卻清楚的知道太監是中國官府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而這個影響力是能夠直接觸動到明帝國最高統治者的!
一直以來,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就是走的上層路線,發展的教徒也主要是以當地的官紳為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安图县|
合江县|
收藏|
新丰县|
大足县|
苍南县|
宁夏|
恩平市|
施秉县|
宽甸|
新建县|
新绛县|
潼南县|
嘉义市|
陈巴尔虎旗|
西和县|
苏尼特左旗|
尼玛县|
呼伦贝尔市|
博爱县|
东兴市|
成安县|
田阳县|
定安县|
白玉县|
马尔康县|
普兰县|
观塘区|
灵台县|
新晃|
皮山县|
宁南县|
陆河县|
黄梅县|
崇明县|
休宁县|
乳山市|
清丰县|
河津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