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繼承者魏-《司禮監》
第(1/3)頁
音樂無國界,漢字也無國界。
安南商人裴光袍不會說漢話,卻能寫漢字,讓魏公公為漢字的魅力感到驕傲和自豪。
書同文,車同軌。
大一統王朝的根基從來都是漢族之文明。
漢字漢語便是這文明最堅硬,也是最不可動搖的基礎。
誰敢動搖漢字漢語在中國的地位,誰便是中國之大敵,人人得而誅之。
誰敢動搖漢族于中國之主體地位,亦同理,不死不休。
安南曾為大明領土,同朝鮮、日本等國一樣,都是中華文明輻射圈,或儒家文化影響圈,那么,安南商人裴光袍能書寫漢字就是很好理解的事了。
中華文明輻射圈內,漢字比之金玉還要無價。
哪怕發音變了,其根都不會變,其義都不會變。
或許,這就是先進文明對落后民族最大的誘惑和魅力所在吧。
幫扶融合落后的民族,使之成為先進一員,也是漢族當仁不讓的責任和義務。
更是魏公公責無旁怠的神圣使命。
感受著民族文明的先進性,連帶著,魏公公對這裴光袍就生出好感了。
如同他鄉遇故知般,有說不出的親切。
越南人不是猴子,越南北部民眾百分之八十,甚至可以說是漢人之后。
只是因為歷史原因,散落在外。
對阮大鋮能夠想到以文字破解交流障礙的辦法,公公也是贊賞有加,命其繼續詢問裴光袍一行是如何流落此地的。
裴光袍從這支船隊打出的旗號和對方所穿的服飾猜到他們當是大明軍隊,因而沒有戒心,反而很是輕松,有獲救之感。
這也是永樂之后,安南人對明朝的普遍觀感。
宗主國的地位于安南,影響力堪比日后五常聯合體。
因在海上迷失方向,裴光袍不知此地是明朝的廣東還是福建,便詢問阮大鋮此地是何方。
阮大鋮提筆寫下“鳳凰洋”三字。
魏公公見了之后,有些詫異,但很快釋然,前世的地名和今世的地名肯定是有不同的。諸如這會江蘇和安徽還不存在,只叫南直隸。
可以肯定,鳳凰洋當是明人對舟山海域的統稱,如同南宋時期文天祥對南中國的稱呼為“伶仃洋”一般。
裴光袍明顯對鳳凰洋的地理概念不熟,阮大鋮又寫“浙江”二字,他方恍然大悟,忍不住驚嘆他們竟然已北上至明朝腹心之地。原先,他還以為自己尚在明朝的閩、浙二省海域呢。
安南和明朝的貿易一直是來往的,陸路由兩廣的廣西,海路則是廣東和瓊州。一般很少有安南商人可以北上至浙江海域,能到達福建海域已是極難得了。畢竟,安南國小,其國對中國貨物的需求一般兩廣地區就能提供,不必舍近求遠。
沒有了戒備之心,阮、裴二人的交流越來越暢通。
據裴說他們是從安南啟程準備北上中國廣東購買貨物的,但途中遭遇風暴,損失了船隊中的另三條船,其后被風暴帶著一路北漂,一直漂到了東番海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都兰县|
阜宁县|
赤峰市|
边坝县|
东城区|
措勤县|
淮北市|
旬邑县|
封开县|
方正县|
西林县|
正阳县|
宜川县|
浮山县|
山东省|
临朐县|
中牟县|
孝昌县|
遂川县|
鄢陵县|
临沧市|
汶上县|
木里|
巴东县|
茌平县|
迁安市|
惠来县|
阳西县|
繁峙县|
福鼎市|
乌海市|
平江县|
黎城县|
武陟县|
红安县|
静宁县|
社旗县|
瓮安县|
洪雅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