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人什么來頭?-《司禮監》
第(1/3)頁
不知什么時候起,殺良冒功成了明軍的傳統美德。
很可能,這個傳統就始于萬歷年間。
至少,是末期。
也許,一開始也正如王大力等人所言,不過是些外夷,殺了斬級用來獲軍功,既不傷百姓,又不損良心,還有得實惠撈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但千里長堤,潰于蟻穴。
事情只要開了頭,就沒人能阻止往下限發展。
崇禎年間諸多軍頭的無底線表現,足以令魏公公下定決心,堅決打擊殺良冒功行為,不使尚未成形的皇軍向軍鎮演變,到處上演借鄉親人頭一用的戲碼。
兵不如寇,國家焉能存。
魏公公再是強調以物質強軍,也知道物質須與軍紀并存,賞罰分明,否則,無以強軍。
不殺良冒功,是強軍的最基本道德觀,沒有這個道德觀為基礎,一切便是空中樓閣,說塌就塌的。
安南人和草帽頂子山被殺的建州都督子洪太等人不同,性質完全兩樣,善待后者,不過農夫與蛇,養虎為患。
善待前者,卻是能對大明存亡起關鍵作用,事關大明存亡大計,魏公公豈能讓區區軍功把此大計給誤了。
在公公的強力威懾下,海軍諸將可不敢再頭腦發熱提這茬了。
次日,公公即命海軍派兩艘兵船護送裴光袍一行往吳淞,他則繼續率領船隊在舟山海域“掃蕩”。
這可把定海諸所衛可急壞了,海貿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不管是出海還是來港,只要有船來,他們就有銀子拿。
可現在,不但一艘船出不去,一艘船也進不來,各港口都是空蕩蕩的,就連漁民出海打魚都要被吳淞衛的人再三盤查,長此下去,都不用吳淞衛來攻打,他們自個都能散了。
沒錢,當個屁的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孟州市|
西林县|
芒康县|
开阳县|
名山县|
桐城市|
邯郸县|
改则县|
汉川市|
大洼县|
峨山|
新兴县|
闸北区|
梅州市|
措勤县|
库车县|
朝阳县|
太康县|
乌恰县|
昌图县|
连南|
广灵县|
遂川县|
远安县|
康定县|
蓬安县|
江油市|
腾冲县|
永清县|
靖宇县|
芜湖市|
德清县|
彰武县|
武乡县|
城固县|
香河县|
保德县|
石屏县|
黄梅县|
苍山县|